港鐵/高鐵近年香港大型基建

南港島線:2011年動工,2016年全線投入服務,南區此前一直未有鐵路通達,開通後南港島線海怡半島站至金鐘站的車程只需11分鐘,較巴士快15至30分鐘

沙中線:後拆分為屯馬線大圍至紅磡段,以及東鐵線過海段兩部分,2012年動工,2022年全部通車,大幅縮短了新界居民的過海時間,大圍至金鐘站用時僅30分鐘,未來該線路更將起策略性作用,把「維港都會區」與「北部都會區」連接起來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包括深圳福田至香港西九龍段,2010年動工,2018年9月通車,香港段沿途不設其他車站,最高營運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單向行車方向每小時可接載約一萬名乘客,並可透過這一路段將香港與內地高速鐵路系統網絡相連

公路

港珠澳大橋:2009年動工,2018年通車,為全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以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大橋建成後,由香港來往珠海、澳門、廣東沿海城市只需幾十分鐘,較繞道虎門大橋和廣深兩高速公路大幅縮減逾3小時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包括南面的順朗路及北面的屯赤隧道,2011年動工,2020年全部完工,為目前香港最長公路隧道,亦是香港首條免費的海底隧道。通車後,由屯門南出發往香港國際機場的車程可縮短22公里,行車時間由30分鐘減至10分鐘

新發展區

落馬洲河套區:特區政府於2017年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在落馬洲共同發展創新科技園,2021年7月第一期主體工程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正式動工

啟德發展區:規劃署於2006年提出啟德發展計劃大綱,預計建成後啟德區將提供3萬個住宅單位,供8.65萬人口入住。首階段工程已於2015年全部竣工,包括啟晴邨、德朗邨、啟德郵輪碼頭、觀塘海濱花園等項目。次階段項目正持續進展中,包括啟德站、宋皇臺站及香港兒童醫院等已相繼啟用,未來將有啟德體育園、都會公園等多個大型項目

洪水橋新發展區:發展局於2017年完成「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將其建設為香港新一代市鎮,可容納約21.8萬人口,包括17.6萬新增人口,創造約15萬個就業機會。相關建築工程已於2020年第三季開展並將分階段完工,預計首批居民可於2024年入住、整個發展區計劃將於2037/38年完成。

資料來源:歷年施政報告、政府資料、綜合報道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