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這幾天結束內地巡演返回香港,首先便趕去香港中聯辦,悼念敬愛的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現場可以看到許許多多自發前去悼念的香港各界市民,大家都銘記江澤民對於香港回歸祖國、堅持「一國兩制」的貢獻,也感念他老人家對於香港的關愛和期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97年7月1日上午10點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上,他展示了早前親手題寫的「香港明天更好」書法卷軸。

當天零點整,他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中英兩國香港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他在交接儀式講話中表示︰「香港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又期望「有全國人民作堅強後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夠管理和建設好香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創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未來。」

隨後的特區政府成立大會上,他對香港同胞提出了更具體的期望,他在講話中說︰「香港同胞的開拓進取和艱苦創業精神深受世人欽佩。香港同胞一定會進一步發揚這種可貴的精神,創造香港的美好未來。」他還表示︰「香港同胞一定會進一步激發愛國愛港的熱忱,把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當作自己的最大光榮。」

斯人已逝,道範長存!香港回歸祖國25年的今天,再細品當初回歸一刻江澤民的真情關愛和殷切期望,香港再開新篇、再上征程,都該不忘初心。首先香港始終都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香港的成功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也關係着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肩負着歷史的責任。第二,香港的未來需要香港同胞發揚開拓進取和艱苦創業的精神,香港明天更好的未來,是靠腳踏實地、攻堅克難、傳承奮進而得來的。第三,只有與時俱進,攜手團結,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當前,香港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上周末,中央宣講團專程來港宣講中共二十大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央對於香港的關懷和重視,另一方面體現了香港在未來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的崗位和責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7月1日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未來5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我想,要抓住機遇,一定還需要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同時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繼續堅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香港明天更好」,是25年前江澤民的期許,25年之後,已經成為凝聚香港各界的一種精神,如何迎難而上、開創天地,需要的是「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正如一首歌中所唱:「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懷念江澤民,銘記他對於香港的付出與真情,更是為了在新時代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