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等國際體育賽事,早前發生播錯國歌及打錯國歌名等事件,搜尋引擎谷歌顯示不正確的信息,被指為罪魁禍首。話音未落,上周在迪拜舉行的亞洲經典健力錦標賽,香港代表摘金頒獎環節再次出現播錯國歌的事件,特區政府表示反對和強烈不滿。港隊代表在體育賽場奪獎時,主辦單位接連播錯國歌,凸顯特區政府更加有必要要求谷歌認真管理好搜尋引擎,排查涉嫌違法的假新聞、假信息,確保搜尋引擎不會成為鼓吹「港獨」的溫床。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曾與谷歌亞太區高層會面,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移除不實的搜尋結果。谷歌回應表示,已確認收到相關書面要求,並會作出跟進。對於播錯國歌事件,特區政府及時提出抗議、申明立場、據理力爭,做法正確。

也許有人認為,互聯網搜尋引擎只是使用大數據演算法的自動工具,而且上載「港獨」歌曲的也不是谷歌,不明白谷歌為何有可能負上責任。2014年高等法院一個判例或有助解釋相關疑問。在該案中,一位社會名人控告谷歌誹謗,事緣每當在谷歌搜尋引擎輸入該名人士的姓名時,搜尋器自動顯示誹謗字句。雖然谷歌舉出多個不同理據抗辯,但最終法庭裁定谷歌構成誹謗。法庭認為,儘管搜尋引擎是自動完成,但谷歌對搜尋引擎擁有控制權,搜尋引擎所採用的演算法也是由谷歌設計。因此,谷歌有能力決定搜尋引擎顯示什麼結果,在法律上就是誹謗字句的發布者。

法庭還指出,有多少人於網上瀏覽該誹謗字句,並不能用來衡量該名人士所受到的損害。換言之,只要有問題的內容和字句於網上公開,不論有多少人瀏覽,都可視作損害了該名人士的聲譽。該案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該位名人以書面方式向谷歌提出抗議後,谷歌仍然繼續容許誹謗字句在搜尋結果中出現,這種情況持續了相當長時間,沒有改善。這也是谷歌被控誹謗成立的原因之一。

雖然,「港獨」歌曲搜尋置頂的情況與上述案件並不完全相同,但該案有很多地方值得參考,有助普羅大眾判斷是非。搜尋引擎顯示的結果是大數據演算法生成的,也是搜尋引擎供應商設計的。供應商可以改動演算法,有能力決定把什麼結果置頂。既然是谷歌設計的演算法把「港獨」歌曲置頂,無論如何谷歌都要對一切後果負最終責任。

而且,特區政府已經提出正式抗議,谷歌一定知道問題存在,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不可能再迴避,必須立即糾正。散播「港獨」信息的行為違反香港國安法,谷歌作為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搜尋引擎供應商,擁有龐大的資源和技術支援,應該清楚法律要求,更應自覺遵守法律,對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的網上內容說「不」、劃清界線。任何企業無論到哪裏經營,都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谷歌在香港經營業務,理所當然要遵守香港的法律,不容挑戰「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