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爭事務委員會人員以問卷方式向從業員了解魚市場運作,警員在旁戒備。競委會圖片

對於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有批發商疑涉合謀定價,田灣街市一個海鮮檔負責人楊太太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由於距離近,附近的海鮮檔都是從香港仔魚市場拿貨。楊太太一般在早上約10時去拿貨,她指由於一向在同一個批發商拿貨,沒有對比過幾間批發商的海鮮價格,因此沒有感受到有批發商疑似合謀定價的情況,不過發現過幾次有海鮮缺斤少両。

田灣街市另一個海鮮檔負責人阿妹則表示,自己拿貨視乎海鮮質量,當天會看過幾個檔口的海鮮,再選擇購買自己認為更好的海鮮,不會固定向同一個批發商家拿貨。她指曾對比過幾間批發檔的海鮮價格,同一種海鮮價錢有高有低,沒有發現疑似批發商出現合謀定價的情況。

田灣新容記海鮮酒家職員陳女士表示,店內有不少菜式涉及海鮮,故會去香港仔魚市場向不同商家拿貨,「店舖希望拿到價錢較低的貨源,批發價錢都有上下波動,沒有發現疑似批發商出現合謀定價的情況。」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促請政府參考蔬菜統營處或肉類入口商的做法,每天公布來貨價,令價格更透明,讓市民按自己需要入貨,有助減低價格壟斷的問題。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自有《競爭條例》後,不少市民發現部分產品的價錢或服務的價格不跌反升,相信有關加幅未必與通脹有關。她希望競委會調查魚市場的同時,也多加巡視與市民日常生活開銷有關的商舖和服務機構。

律師陳子遷則認為競委會是次行動是個好開始,直言除了魚市場外,不少大廈維修或肉類批發也多次被指涉及圍標或合謀定價,促請競委會正視問題,還社會一個公平競爭營商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文禮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