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只要市民曾經申請信用卡或私人貸款,就會擁有自己的信貸報告,信貸報告主要記錄消費者過往的信貸紀錄,包括由銀行及財務機構提供的資料,而這些資料經過濾及分析後就會得出一個評分。而評分的主要用途是在大家申請信用卡、按揭貸款等貸款產品時,銀行及財務公司會向信貸資料機構索取並查閱申請人的信貸報告,作為審批貸款服務的其中一項參考資料。

申貸款遭拒 可免費查閱信貸報告

若市民的信貸評分較低、或信貸報告為空白,例如無申請過信用卡或從未借貸,銀行或會批出較差的信貸條件,如較高的利息、較短的還款期、較低的貸款額等,最壞情況銀行甚或會拒絕有關貸款申請。如果市民想查閱自己的個人信貸報告,除了可以自費向環聯購買個人信貸報告外,亦可用財務機構拒絕信免費索取信貸報告,只要市民申請按揭或信用卡遭拒,而有關機構曾向環聯查閱其信貸報告即可。

銀行公會早前已披露,早前經招標選出3間信貸資料服務機構,將聯同銀行及持牌放債人在內的信貸提供者,以及香港銀行同業結算公司,共同參與系統測試,預期平台今年底開始投入服務。銀公當時亦預告MCRA推出後,市民有權選擇每12個月於任何一間信貸資料服務機構,免費索取一份信貸報告,提高公眾對個人信貸資料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