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形容,5年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是一個「急速、艱難」的任務。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全新的簡約公屋概念,期望於未來5年興建3萬個單位以縮短輪候公屋時間。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3萬是一個定得較高的指標,且當中存在很多變數,形容是一個「急速、艱難」的任務,但希望最終能在各方努力下超標完成。她指出,簡約公屋由政府負責興建,項目規模較由非政府機構興建的過渡性房屋大,部分或可提供數千個單位,屆時會由政府透過招標批出服務合約,由營運機構向居民提供清潔、保安、維修,甚至交通接駁服務。她歡迎不同機構合作入標,互補長短。

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社會高度關注簡約公屋的落實與執行細節,以及與現時過渡性房屋的分別。未來十年發展局着力開拓土地,能夠提供3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當中12.8萬個單位於首5年落成,被指是「頭輕尾重」。

對此,何永賢解釋:「開得工的已經開了,難以消化輪候公屋條隊,即使用興建方艙等快速建屋法,又要解決地從何來的問題」,因此便在發展局清單上,考慮一些已有長期規劃但在種種原因下可短期借用的土地,甚至由業主借出私人土地以興建簡約公屋。

對於特區政府制定反映公屋傳統及簡約公屋輪候時間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她指出,由於簡約公屋現時尚在規劃中,故兩項輪候時間未有分別,當簡約公屋逐漸入伙後,便發揮到效用,「屆時會慢慢看到分別,而首批簡約公屋預計於2024/25年度落成,正爭取可於該年度提供1,000個單位,相信待2025/26年度有更多單位入伙後,才有明顯的分別。」

避免單一機構營運太大項目

何永賢指出,不論人手、資源及地盤監督的工作上,房署已經「做到盡」,而建築署有快速興建方艙的經驗,便交由該署在發展局的地皮上進行篩選。相比現時由非政府機構牽頭的過渡性房屋,她指政府對簡約公屋的主導性大很多,且非政府機構能處理的規模平均只有約400個單位,得一兩個項目的規模超過千個單位,「如果要提供3萬個單位,豈非要70個地盤?」

她指以建築署的能力,可令項目規模更大並提高成本效益,現時初步找到的6幅地,部分規模可建數千個單位,但屆時會「切開」由不同機構營運,避免單一機構營運太大項目。

計分制評審營運機構服務

她表示,屆時會由政府透過招標批出服務合約,由營運機構向居民提供清潔、保安、維修及保養等服務,甚至如果選址偏遠,會安排車輛接送至附近公共交通設施,「相信機構收到的租金不足以營運,便在標書上講明補幾多才夠做,同時亦會列明會否提供一些額外服務,例如照顧長者等,我們會設計分制作為評審準則。」

她說,部分機構可能只想做服務,部分機構則有建築或管理等經驗,歡迎不同機構合作入標。至於標價方面,她指受項目高度、難度及單位數目等多項因素影響,要視乎個別地盤情況。

何永賢又指,過渡性房屋是由上屆政府於2017年提出,2024年有最後一批單位入伙,當時希望7年間可提供2萬個單位,最終合共約2.16萬個單位超標完成,「我覺得好感恩,因為其實做到1.8萬個都已經很了不起了。」

她承認,要在不足5年時間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目標定得較高,也給予自己壓力,當中亦存在很多變數,「要知道,一般由提出項目至獲立法會批出撥款需時兩年,因此是一個很急速、艱難的任務,我希望最終可多過3萬個單位。」她表示曾與私人發展商接洽,初步已有發展商有意借出土地,特區政府會視乎資源運用等條件作出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