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少主辦能力遭質疑 專家:勿輕視阿拉伯對足運貢獻
四年一度的足球盛事世界盃,將於明日在中東國家卡塔爾揭幕。今次是世盃史上首次由阿拉伯國家主辦,在2010年卡塔爾獲主辦權時,不少人曾質疑該個人口近300萬的國家,是否有能力主辦這場盛事。但美國喬治敦大學歷史學教授、新書《Football in the Middle East: State, Society and the Beautiful Game》編輯阿里安在《紐約時報》撰文,駁斥外界一些「錯誤的文化假設」,強調阿拉伯足球歷史悠久,近年在推動全球足運發展不遺餘力,更重要的是,卡塔爾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球迷到來,不像美國般實施所謂「穆斯林禁令」,對某些國家人士設入境限制,與「足球無分國界」的精神背道而馳。
阿里安指出,外界認為阿拉伯地區缺乏足球歷史,尤其卡塔爾國家足球隊此前從未打入世界盃決賽周,阿里安認為這源於對卡塔爾和阿拉伯的文化存在誤解。事實上,阿拉伯足球已有長達一世紀的歷史,早在殖民統治時代,英國和法國已將足球引入阿拉伯世界,當時該地區的精英階層紛紛建立球會及組織賽事,作為推動社會和文化發展的一環。
中東資金歐球壇呼風喚雨
說到阿拉伯足球近年在全球的影響力,當然少不了許多球星的冒起,例如阿爾及利亞國腳馬利斯和埃及球星沙拿,近年均在英超球壇表現出色,更曾獲選為英超年度最佳球員。此外,卡塔爾財團入主巴黎聖日耳門,高價收購巴西球星尼馬,將球會打造成法國以至歐洲球壇班霸,歐洲多間大球會同樣獲中東資金入主,在歐洲球壇呼風喚雨,足證阿拉伯國家在推動球壇發展上的強大力量。
零簽證要求 證足球無國界
從地理上而言,亞洲、非洲和中東球迷若希望親身觀賽,前往卡塔爾無疑較為便利。更重要是卡塔爾未有實施簽證要求,方便各地球迷到訪。相比之下,作為下屆世界盃主辦國之一的美國,近年實施所謂「穆斯林禁令」,以「憂慮國家安全」為藉口,禁止部分中東國家公民入境。若這禁令一直未解除,例如伊朗如果打入下屆世盃決賽周,伊朗球迷或許無法親身到美國打氣。
阿里安認為,過往世界盃主要由歐洲國家或拉美國家主辦,卡塔爾今次主辦世盃,正好代表足球跨越國界。
卡塔爾交付和遺產最高委員會秘書長、負責監督世界盃項目的塔瓦迪表示,他希望卡塔爾成功主辦今屆世盃,有助打破全球各地民眾對阿拉伯世界的刻板印象。他希望今屆世盃能展示更豐富多彩的阿拉伯文化,「期待藉主辦賽事實現我們的目標,這不僅是為了卡塔爾,也是為了中東地區和整個阿拉伯世界。」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