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分晝夜工作勤,孤燈伴我守清貧,衣帶漸寬終不悔,只為普濟天下人。」周繇伏案撰稿的書桌上,刻着一首勉勵自己的詩句。每到寒假期間,周繇便會過上另一種對於現代人而言十分極致的生活,「閉門不出,整理資料撰寫書稿。我沒有愛好,也少參加娛樂活動,到了冬天就不出門了。」
周繇每天的撰稿狀態要持續十五六個小時。長時間的工作,給周繇身體造成了很大負荷。「當時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來,我的床邊,還有我的書桌上都放着速效救心丸,就怕心臟出問題。年齡大了,身體的毛病也就多了。到了每年2月份,腿上就開始長瘡。」周繇感嘆撰稿時的狀態,「道理都懂,但這個書稿兒量很大,不加緊的話,我怕完成不了。」
隱疾纏身 不願停歇
即便隱疾纏身,完成了可以名垂青史著作又退休了的周繇還不願停歇。他將眼光放到了全國,2022年,有四個月的時間,周繇遠赴青海、新疆等地進行科考。「我是個『閒不住』的人。」
「退休前在大學任教,很多精力都放在教學上了。退休後空閒的時間變多了,就準備去全國考察。」剛退休的周繇已經規劃好了未來15年的計劃,「我打算花15年時間跑遍全國重點地區科考,繼續拍照收錄植被資源。東北的植物資源大概只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如果想要收錄更多的植物資源,勢必要在全中國行走。」周繇計劃退休後繼續科考。
老頑童一樣的周繇,打趣地將自己的科考取了個行動代號叫「四野南下」。四野是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前身是東北野戰軍,是以東北人為主的解放軍四大主力之一。因此「四野」是他東北人身份的代稱,他希望用15年的時間從東北考察到海南省,跑遍全國植物分布的重點地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