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廣州此次的疫情防控整體措施,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明偉傑予以肯定。他表示,在國家優化防控「二十條」政策出台後,廣州就第一時間跟進,及時回應和執行。

「我認為,『二十條』新政通過精準施策,最主要目標是在經濟社會運行、民眾生活工作與疫情防控中取得平衡。廣州一方面在落實國家政策,一方面也在強化局部防控措施。在感染量高位發展的情況下,嚴謹的防控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明偉傑讚賞廣州正在推動的「一區一策」策略,他表示,對於風險比較高的區域,要集中人力、資源開展攻堅,這也可以確保其他區域有條件地放寬防疫措施,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目前,廣州推出的防疫措施,也是一種探索,其實踐過程和經驗,可以為本省乃至全國優化抗疫策略提供參考。

長期關注新冠疫情的內地醫師莊時利和認為,「二十條」不是放開,而是更科學地調整。他認為,臨床、疾控以及社區工作人員是防控工作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但資源非常有限。如果面臨今年冬天可能的感染數量激增,將大量資源消耗在判定次密接、中風險區防控等風險很低的環節,是無法取得良好防控效果的。以目前疫情較為嚴重的廣州為例,取消次密接的追蹤和隔離,立刻就能釋放大量人力在更為急需的地方。「二十條」強調整治防控政策「層層加碼」,這不但可以降低防控對百姓生活的影響,更是將優先的資源更為高效合理地運用。◆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