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紅館演唱會墮屏事件的兩個承辦商共5人昨日被捕。圖為涉案公司一名男職員和女職員分別被警方拘捕。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紅館墜屏傷人案 隱瞞事發前屏幕已有升降故障

MIRROR紅館演唱會今年7月28日發生巨型屏幕墜下壓傷兩名舞蹈員事故,特區政府專責小組和警方完成3個月的調查。警方昨日展開第一波追究刑責行動,拘捕演唱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及次承辦商協興隆5名高層職員,揭發有人涉嫌「作假甩漏」4宗罪,包括虛報LED屏幕等懸掛裝置的重量,而真假重量相差竟達2.7倍至7.6倍,又未有為鋼索等機件確保達到安全質量把關,甚至隱瞞LED屏幕事發前有升降問題。警方懷疑有人為盡快獲批出場地及省時慳錢,故意向康文署報細裝置重量,以致屏幕不勝負荷墜下。警方表示,調查廣泛及未完結,估計會有下一波拘捕行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被捕5名男女(40歲至63歲),其中3男1女為MIRROR演唱會工程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職員,涉嫌「欺詐」及「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罪名,餘下1名男子為次承辦商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的高級技術員,涉嫌「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罪名。

虛報與實際重量最多相差逾7倍

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行動)警司鍾雅倫昨日在公布調查結果表示,藝能在是次演唱會中籌辦、構造舞台及直至真正表演,過程中對舞台有絕對控制權,而LED屏幕是由協興隆負責安裝、檢查及實際操作。根據警方調查,無證據顯示藝能及協興隆有採用過任何措施確保相關機械零件及裝置達到一定安全及質量水準以可以穩妥使用,而在有關升降裝置完成安裝後,也沒有安排合資格或適當工程師詳細檢查,以確保升降裝置可安全運作。

最誇張的是,警方發現藝能在呈交給康文署的場地申請文件中,嚴重報細懸掛裝置及機械組件的重量。這些裝置的真實總重量比其申報重量多逾四倍,包括LED屏幕在內的4種懸掛裝置,虛報重量與實際重量相差2.7倍至7倍多。警方相信該組申報數字並非有人搞錯量度單位,有理由相信藝能故意誤導康文署,而被捕的4名藝能員工,是負責製作及承包有關文件。

承辦商疑虛報數據圖省時慳錢

鍾雅倫表示,藝能涉嫌提供虛假數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令康文署盡快推出其演出許可。警方估計,倘藝能提交真實數據,康文署可能會有新的要求,藝能就可能需要更多額外時間和金錢成本,去重新計算過紅館天花重量分布,以及重新安排及設計天花支架的布置等,未必能夠趕得上準時「開騷」。

根據紅館閉路電視片段顯示,意外中墜下的LED屏幕在事發當日上午曾出現升降問題,協興隆職員用梯爬高調校過屏幕及鋼索,但事後未有向任何人報告或安排工程師再作檢查。

對演唱會主辦單位是否對數據造假知情,以及舞台其他裝置是否有數據造假而涉及刑責,鍾雅倫表示,警方審視過涉及事故的每一間機構和每一名人士,及與律政司保持緊密聯繫,而律政司目前的意見促成今次的階段性成果。接下來,警方的調查可能發現其他刑事責任,屆時將會有下一波拘捕行動。

對涉事鋼索及裝置零件的內地供應商責任問題,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行動)警司鍾雅倫昨日表示,香港警方有透過內地公安機關協助調查,但警方與律政司均認為,演唱會總承辦商及舞台製作公司有絕對責任確保有關零件及裝置是安全和合適在香港應用,而在刑事調查過程中,涉事鋼索及零件來自何處並非重點,重點是有關人等在使用前有無作出確保安全措施,以防止發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