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疫措施優化 經濟有望加快復甦
內地穩步推進復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發布通知,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進行進一步優化,投資市場對內地新舉措反應正面,加上美國通脹回落,港股、A股及人民幣都大升。恒指勁升1,244點或7.74%,收報17,325點,為一個月收市高位,科指更升10.05%,大市成交1,826億元。分析指出,內地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不僅從情緒上助力市場擺脫不安情緒,經濟復甦速度也有望加快,現時成交額維持較高水平,資金回流,港股「大漲小回」格局正在延續,對後市可以保持正面態度。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港股昨日勁升千二點,主要受兩大利好消息推動:美國通脹由高位回落,10月通脹跌至7.7%,低於原先預期,加上當地首領失業金的人數進一步上升,市場認為美國加息已近見頂,隔晚美股急升,港股亦跟隨急升。恒指裂口高開1,039點,午後升幅曾收窄至748點,午後內地宣布優化入境檢疫措施,並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人民幣兌美元也急升,令投資情緒迅速好轉,恒指以近全日高位17,325點報收,勁升1,244點或7.74%,少有地跑贏區內主要市場。
科技股內房股有追捧
藍籌股近乎全升,當中科技股有追捧,科指也因而急升一成報3,491點。在「雙11節」加持下,京東(9618)、美團(3690)及阿里巴巴(9988),同樣錄得雙位數升幅。國指亦大升8.3%報5,867點,內房板塊升幅顯著,市場人士相信,人民幣上升可助內房股紓緩美元債的壓力,旭輝(0884)爆升72%最誇張,碧桂園(2007)連升第6日,昨日再彈近35%,是表現最好藍籌。
恒指4個月來,首次企在50天線(17,267點 )之上收市,惟全日交投未算十分突出,成交額為1,826億元,當中「北水」趁高出貨,淨流出有近11億元。總結全周,恒指升1,164點或7.2%;連升兩周累漲2,462點,升幅16.6%;國指兩周飆升16.7%,科指兩周勁彈23.7%。
美國可能放慢加息步伐,但部分散戶稱,手上都是「蟹貨」,真正的流動現金不多,只能夠眼看着大市爆升,但自己無力跟隨。中薇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偉豪指出,以近期的升市來說,成交雖未算很突出,但仍然較跌市時大,反映短線動力正在不斷增加,相信恒指只要守得住20天線,即16,000點之上,反覆向上的機會還是較大。
料全面復常A股升兩成
基金業人士稱,目前市場有愈來愈多利好消息出現,將有助年末粉飾櫥窗,例如美國通脹回落、內地優化防疫措施、中美領袖下周見面也有助緩和兩國關係。高盛日前的報告更預料,內地或在明年次季進一步優化防疫措施,若全面復常的話,將刺激A股上升起碼兩成,從而帶動港股。
高寶證券執行董事李慧芬亦指出,內地將入境隔離要求時間,由「7+3」放寬至「5+3」,表面看似差距不大,但卻意味內地或在「兩會」後全面通關。她認為,港股在14,500點已經見底,昨日收復17,000點是相當關鍵,因為17,000點是港股自1989年展開升浪的支持位。至於後市能否再大幅反彈,須視乎內地何時通關,以及聯儲局在12月加息後,會否公布加息已近尾聲。
倘資金流入料延續升勢
她續指出,現階段投資者可降低現金比重,增加股票投資,她表示看好A股及港股明年的表現,但看淡美股前景。消費及零售股可以受惠通關,她亦建議股民可留意內房、電動車等股份,以及已經長期受壓的科技股。
10月底表示港股已階段性見底的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稱,恒指上漲、成交額又增加,顯示資金流入股市已經成勢,相信股票基金在年底前爭取回報的情況下,將在未來1個多月大舉進場,這將是繼續推動港股向上的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