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昨公布第三季經濟增長修訂數字,政府再次下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負3.2%,為今年第三度調低預測。 資料圖片
◆梁永勝(中)料本季經濟會較之前輕微改善。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0+3」措施發力 本季經濟料可輕微改善

受出口及固定投資大幅下跌拖累,本港昨公布的第三季經濟增長修訂數字,與先前預估的一樣為收縮4.5%,特區政府再次下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負3.2%,為今年第三度調低預測,較上次8月時預測的-0.5%至0.5%大幅調低。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昨表示,在過去3個月,環球通脹高企、美國加息等外圍負面因素加劇,加息大幅超過預期,本地從疫情的恢復亦不似預期般理想,惟相信本季在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及處所營業時間放寬下,私人消費有機會好轉,本季經濟料會較之前輕微改善。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政府昨指出,外圍環境惡化,加上跨境陸路貨運往來持續受阻,對香港的出口造成沉重打擊。儘管疫情大致穩定、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及政府在8月份發放消費券為私人消費帶來支持,但主要央行大幅加息令金融狀況收緊,嚴重影響內部需求,本地生產總值繼第二季按年收縮1.3%後,在第三季再下跌4.5%。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下跌2.6%。首三季合計,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下跌3.3%。

新防疫措施有正面影響

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三季按年實質大跌15.6%,輸往內地的出口跌幅擴大,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轉為明顯下跌,輸往大部分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出口增長減慢。與此同時,服務輸出轉為實質下跌3.8%。由於跨境金融及集資活動減弱,金融服務輸出明顯下跌。受惠於政府放寬對旅客的檢測和檢疫安排,旅遊服務輸出大幅增長,但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

梁永勝指出,本港的海外入境檢疫措施調整為「0+3」後,抵港旅客數目明顯上升50%,如加強宣傳相信仍有上升空間,但未來會否調整至「0+0」需要多重考量,希望復常過程是快速和穩健。而內地昨調整入境安排至「5+3」,對香港一定有正面影響,影響有多大需視乎許多因素。

借貸成本上升抑壓投資

本地方面,第三季實質私人消費開支與一年前相比幾無變動,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則繼續上升。整體投資開支的按年實質跌幅擴大至14.3%。梁永勝指,雖然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及消費券計劃會在短期內繼續支持消費需求,然而金融狀況收緊及資產價格隨之受壓將部分抵消這些正面影響。經濟前景惡化及借貸成本上升將壓抑固定資產投資。不過,只要疫情持續受控及相關限制措施進一步放寬,經濟活動應能逐漸復常。

展望未來,外圍環境顯著惡化將繼續為香港的出口表現帶來巨大壓力。主要先進經濟體通脹高企以及貨幣政策繼續收緊,將進一步壓抑環球需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及疫情發展也將增添下行風險。不過,政府放寬對訪港旅客的檢測及檢疫安排應對服務輸出帶來一些支持。

全年通脹繼續保持溫和

通脹方面,雖然在許多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下,進口價格將繼續顯著上升,但本地成本壓力大致輕微,在短期內應有助通脹總體而言保持溫和。考慮到今年首三季的實際數字為1.7%,2022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由8月覆檢時公布的2%向下修訂至1.8%,相應的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預測亦由2.1%向下修訂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