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希望通過加息對抗通脹。聯儲局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要致力實現把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但包括通脹率在內的聯儲局密切關注的三大指標均超預期,令人質疑不斷大手加息的效用。
數據顯示,9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8.2%,高於市場預期。同時,9月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按月上漲0.3%,按年則上漲6.2%,同樣超出預期,即便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9月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按月仍上漲0.5%,按年則升5.1%。
除了通脹,局方關注的還有就業數據。美國勞工部上月公布的第三季度僱傭成本指數較前一季上漲1.2%。這一指數是衡量勞動力市場疲軟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核心通脹的預測指標。三個關鍵指標情況似乎都欠佳,部分聯儲官員認為,通脹率回落仍然較預期慢。
聯儲加息還衝擊全球經濟,一些國家受到的影響尤為劇烈,特別是美國自己的盟友。歐元區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飆升,10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10.7%,再創歷史新高。法國在歐元區的通脹率最低,但也有7.1%。波羅的海國家受俄烏衝突影響最大,通脹率也最高,其中愛沙尼亞為22.4%,立陶宛為22%,拉脫維亞為21.8%。
與高通脹率相伴的是經濟增長放緩,法國和西班牙的經濟增速在第三季明顯下降,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月增長僅0.3%。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