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內地復常重配資產 香江角色長期穩定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昨日早上在罕見的11月掛8號風球威脅下舉行,事實上當前全球地緣局勢及經濟同樣風雨飄搖,面對一連串不確定因素,如何調整戰略在市場波動中把握機遇,引發了與會的金融領袖熱烈討論。外資大行都表示看好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前景,瑞銀集團董事長Colm Kelleher更直說全球銀行家都「非常親中」,正期待內地復常;滙控行政總裁祈耀年亦認為中國很快走出疫情,經濟反彈,他對香港在疫後迅速復甦有信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
滯脹風險加劇、利率攀升、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正處於動盪階段,面對一連串不確定因素,如何調整戰略,在市場波動中把握機遇,昨日逾250位國際金融領袖聚首投資峰會展開熱烈探討。Colm Kelleher 昨在談及這個主題時,從全球經濟環境分析,認為美國經濟相對穩定,但歐洲出現大問題,銀行體系有走向錯誤方向的風險,可能拖累經濟增長。他表示,國際銀行家都看好中國市場,現時正期待內地放寬疫情防控措施。
瑞銀巨額現金擇肥而出手
Colm Kelleher 還特別指出,他們不會受美國媒體影響,他們相信中國故事。他之所以這樣評價中國前景,事緣在昨日峰會的專題討論環節之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預錄訪談中指出,有些國際媒體報道的中國情況並不準確,建議國際投資者親自了解中國,同時不要與「中國內地和香港對賭」,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我們都不看美國媒體,而且『非常親中國』。我們實際上相信中國故事,但有點在等待中國結束清零政策並重新開放。」(We're all very pro-China. And we're not reading the American press. We actually buy the story, but it is a bit waiting for “Zero-Covid” to open up in China and to see what will happen. )Colm Kelleher如是說。
Colm Kelleher指出,目前財富管理業務現金持有水平創紀錄新高,反映客戶正觀察市場變化,待市況明朗後重新配置資產。
滙豐大灣區招兵3000人
滙控行政總裁祁耀年亦表示看好中國內地及香港前景,他認為中國將走出疫情,會在「某個時點重新開放」,經濟將會反彈,「香港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毫不懷疑它長期能夠保持這種狀態」。他表示,滙豐正在亞洲加大投資,將繼續在中國、新加坡和印度投資財富管理業務,並希望在中短期內在大灣區招募約3,000名財富管理人員。
劉金:兩地勝在確定性
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亦建議國際投資者不用太着意那些看衰中國的報道。他用西諺「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當你在羅馬,做羅馬人做的事)指出「在中國的時候,就要像中國人一樣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正確了解真實的中國。他說,今年來中國經濟經歷逆風,但中國政府已多次強調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是經濟的核心和可持續增長的動力,隨着政府的持續努力,及金融機構的額外努力,中國第三季經濟反彈3.9%,顯然是一個好信號。他相信,未來中國將堅守經濟在國家發展的中心地位,經濟會持續開放,亦會持續增長。
劉金認為,擴張和收縮的經濟周期將永遠主導全球經濟,在特區政府的努力和規劃下,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以及聯通中國內地和世界的重要樞紐,這些都是肯定的。香港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多次艱難時期,即使有部分人曾經離開,但他們之後又回流,在本港獲得更大發展舞台,共同迎接新時代和新發展,這就是香港的確定性,同時是中國經濟的確定性。
他強調:「一旦我們了解並掌握所有的確定性,總能找到應對不確定性的新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