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與團隊以嶄新的跨學科經濟學角度解釋了科舉制度如何形成華人社會「教育至上」的獨特文化。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浸大學者析明清史料 揭科舉影響現代各地教育水平

科舉考試可說是中國古代官場的人才選拔制度,高中者能獲豐厚俸祿,對社會流動極重要;隨着時代變遷,科舉制度有了不同發展,至明清以八股取士,被指以框架形式限制考生思想而為人詬病。不過,香港浸會大學有學者利用經濟學工具,分析明清兩代共數萬名進士資料,卻發現古時科舉制度下進士的「產量」與現今教育水平有正向關係,以每萬人口計,一個地方過去每多一名進士,當地人現今接受教育的年數便增加0.74年,人民的經濟收入也相應提高。該研究不僅解釋了科舉制度如何形成華人社會「教育至上」的獨特文化價值觀念,更為全國各地出現教育水平差異提出了獨特見解。◆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浸大經濟系助理教授陳婷及合著者發表題為《科舉萬歲!中國科舉制度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的論文,早前榮獲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最佳論文獎。陳婷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介紹研究方法及發現。

陳婷說:「科舉在隋朝剛出現時,並非作為選官取士的主要途徑,只是屬於輔助性性質。直到宋朝開始,科舉成為中國最主要的選官制度。」惟在元朝的統治下,不少受過教育的精英人士遷移到南方地區,所以在明、清兩代(約1368年至1905年),南方的進士人數比例較高。

她希望透過研究明清的科舉制度,了解昔日進士多寡會否影響這代人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為了找出兩者關係,團隊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作為數據源頭,「這裏面記錄了明清兩代考取進士功名的人,羅列了他們的姓名、籍貫、名次等。」透過把上述資訊電子化,再將這些資料匹配到明清時期以及今天地級市地圖,從而得知哪些地方「盛產」進士,例如蘇州、江浙滬一帶、廣東潮州等等。

多一名進士 在學年數增0.74年

經過分析明清兩朝共278個縣的「進士密度」變化,團隊發現,每一萬人口產生進士數目如果多一倍,那麼當地在2010年時,人均在學年數會增加8.5%。陳婷進一步解釋,「每多一名進士的話,當地人在學年數就增加0.74年。根據聯合國2010年的數據,低收入及中收入國家教育差距就是1.4年;即每多兩個進士,就可能意味人民收入差距是低水平與中水平的分別。」

為探討昔日進士數量與現今教育投入程度的關係,團隊翻查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設計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陳婷指,調查中問及家長養育孩子情況,例如每星期會花多少時間陪孩子唸書、孩子補習費用佔家庭收入比例、家長花多少時間陪伴孩子做作業等。之後,研究人員將進士數目與調查結果結合後,發現明清時代進士較多的省份,今日也是教育水平比較高的省份,也意味這些地區的家長較願意投放教育資源。

印刷業發達與否 影響進士多寡

至於為何個別地區會有較多進士,陳婷進一步說,印刷行業發達與否也是影響進士多寡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古時主要採用『木刻印刷』(woodblock printing),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紙和墨,亦即竹子及松煙。我們發現,如果某個府縣距離這兩種原材料的運輸距離越近,就會有越發達的印刷文化,那麼就有更多的參考書,那裏的人的成績自然會更好。」

是次研究似乎可為科舉制度「平反」,證明科舉為現代中國教育帶來正面影響。陳婷表示,在經濟學角度看,教育是科技發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科舉文化間接讓家長增加了教育方面的投資,從這個角度看來,這並非一件壞事。」她認為科舉制度是中國人重視教育的「源頭」,以及通過家庭傳承這個渠道,讓教育成為一種中國人獨特的「信仰」,「雖然我們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現代化過程,但原來我們的文化基因內,還保留着過去的傳統印記。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回溯中國人如此重視讀書的原因,這個發現是我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