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量子電腦和量子通信技術近年成為物理學界的顯學,但原來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內,相關技術的理論基礎一直都處於兩派爭議之中,直到1980年代前後,3位科學家分別透過多項實驗,推翻愛因斯坦等一派學者在量子力學問題上的錯誤推論,才使量子信息科學得以蓬勃發展。這3位科學家分別是來自法國的阿斯佩、美國的克勞澤和奧地利的蔡林格,他們亦因為上述「開創量子信息科學」的貢獻,獲頒昨日公布的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現年75歲的阿斯佩、79歲的克勞澤和77歲的蔡林格,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作出的貢獻。評審委員會表示,3人的研究為基於量子信息科學的新技術出現掃清了障礙,並形成了包括量子超級電腦、量子網絡和量子加密通信的龐大研究領域。3人將可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706萬港元)獎金。

◆阿斯佩 巴黎-薩克雷大學和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教授

愛因斯坦「隱變量」爭議多年

在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其中一個關鍵理論是量子糾纏,即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A和B(稱為「糾纏對」)即使相隔數光年之遙,也能夠具有互相聯繫的特性,當粒子A狀態發生某種改變(例如被人類觀測),粒子B的狀態必然會瞬間發生相應改變,且這種控制行為是以超光速方式發生。

不過長久以來,物理學家對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都存在爭議,並因此分成兩派。以愛因斯坦為首一派斷定這種「超光速」行為是絕對不可能發生,他將量子糾纏稱為「遙距鬧鬼」(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認為測量結果必然受到某種未知的「隱變量」影響,並於1935年與其他學者據此提出「EPR悖論」;至於以丹麥著名物理學家玻爾為首的一派則反對這種解釋,認為量子力學的預測是對的。

1964年,認同愛因斯坦觀點的北愛爾蘭物理學家貝爾提出了「貝爾不等式」,指出如果「隱變量」真的存在,同時測量兩個分隔的粒子時,其結果的可能關聯性應該遵從某個嚴格的限制,那麼大量測量結果之間的關聯性將永遠不會超過某個值;不過如果測量結果顯示「貝爾不等式」不成立,就代表「隱變量」不存在。

本屆物理諾獎得主阿斯佩、克勞澤和蔡林格3人,正是憑着對「貝爾不等式」的實驗,證明愛因斯坦是錯的。

克勞澤設計了一個同時釋放兩粒糾纏光子的實驗,結果明顯違反了「貝爾不等式」,從而支持了量子力學,並意味量子力學不能被「隱變量」所取代。由於克勞澤的實驗仍存在一些漏洞,阿斯佩改良了他的做法,成功堵住一個重要的漏洞。到最後,蔡林格透過精密的工具和一系列的實驗,開始「糾纏態」的應用,他的團隊還展示了一種被稱為量子隱形傳態的現象,使得量子態在一定距離內從一個粒子移動到另一個粒子成為可能。

◆克勞澤 J.F. Clauser & Assoc.公司創辦人

讚嘆中國「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

事實上,阿斯佩、克勞澤和蔡林格早在十多年前已被視為諾獎大熱門,尤其是他們在2010年已獲得被視為「諾獎風向標」的以色列沃爾夫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自然哲學教授卡羅爾表示,3人得獎是「遲來的肯定」,「雖然3人開創的實驗技巧未必能直接轉化成應用,但他們建立了將量子糾纏作為技術資源基礎。」美國物理聯合會行政總裁莫洛尼也說,3人的研究證明了量子力學在現實世界有應用用途。

◆蔡林格 維也納大學教授

蔡林格昨日受訪時仍保持謙虛,表示沒想過能得到諾貝爾獎。他表示,量子糾纏不能夠像科幻電影一樣,把人類或個別物件傳送到一段距離以外,「但它可以將一個物件攜帶的信息,送到該物件重組的地點。」阿斯佩則借得獎機會,呼籲全球科學界應該對抗正在崛起的民族主義,「在這個世界不太友善、民族主義在多國肆虐之際,科學家致力維持這個國際性社群是非常重要。」

克勞澤則表示,非常高興「夠長命」可以得獎,「我從1969年開始就進行這個研究了」,亦很高興看見自己最初的研究能夠像滾雪球一樣,變成規模大得多的實驗。他特別提出中國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指出「墨子號」的實驗方式與他當年的幾乎一樣,「我的大約只有30呎長,他們的則是幾千公里的量子通信。」 

專訪城大教授區澤宇 「中國量子密碼技術領先全球」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桂煬)香港城市大學與今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人淵源甚深,阿斯佩是城大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而城大物理系講座教授區澤宇,與蔡林格則是老朋友。他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縱觀全球量子技術發展,中國已在密碼技術方面取得領先地位,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香港各間大學近5年來亦「招兵買馬」,聘請多位重量級學者,大有銳不可擋之勢。

蔡林格(左起)、量子專家Daniel Greenberger和區澤宇合影。 受訪者提供

區澤宇直言,歐美在量子領域仍處在領先地位,但中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其技術發展速度驚人,在部分領域甚至已經超越外國。香港對於量子物理的投入則在起步階段,需要加強對基礎物理的支持。區表示,學生如果對物理以至對「工程化」量子物理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考慮投身該領域,成為首批相關專家。

未來或催生「量子貨幣」

區澤宇說,量子力學雖是抽象概念,但一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莫大關連,諸如電腦和手機等資訊設備,就是屬於科學界帶來的「第一次量子革命」。3位獲獎人的理論則奠定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基礎,一旦相關技術被「工程化」,屆時人類生活將再次改變。

部分量子技術和現象違反常人直覺,運作原理與一般電子設備完全不一。區澤宇直言,要將其納入應用層面,需要重新編碼等工序。不過,當新型機器以「平行式處理」取代「序列式處理」,大量數據內容可被同時分析和執行,計算能力、保密程度和靈敏度都會指數式上升,未來甚至可能催生「量子貨幣」,在數碼上比起比特幣更安全可靠。

區澤宇憶述,當年在讀博期間已認識蔡林格,當時蔡林格來到區所在的實驗室參觀,兩人曾多次交流學術。他形容蔡林格為人親切,有一次區澤宇攜同家人到奧地利旅遊時,蔡林格親自招待,並帶他們飽覽古老的奧地利學院。

諾貝爾獎獲獎研究透過實驗證明愛因斯坦的量子思想與現實有出入,不過區澤宇特別指出,科學世界充滿「驚奇」,未來量子理論再度出現大轉軚也未必不可能。

蔡林格積極推動中奧交流 培育中國量子信息領軍人物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今屆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奧地利量子物理學家蔡林格,多年來積極推動中奧國際學術交流合作,他不但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更是中國量子信息科學領軍人物、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的博士導師。

自1983年起,蔡林格就與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等機構長期保持溝通和交流,並與多個單位建立密切合作關係。2016年,由潘建偉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開展世界上首次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蔡林格任教的維也納大學便參與運行該衛星在歐洲的接收站。

評委肯定中國量子研究貢獻

蔡林格領導的團隊亦參與了由中科院主導、利用「墨子號」進行的洲際量子通信實驗,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北京與維也納兩地量子保密通信,成果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2018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進展。

蔡林格曾這樣評價中國近年來在量子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他表示:「潘建偉與他的團隊建立起來的成就令人矚目,而且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與西歐任何一個國家相比,對這些項目的運作都更加系統化。」

值得一提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漢森昨日在現場解讀得獎成果時,亦展示了「墨子號」進行洲際量子通信實驗的照片。漢森表示,中國在量子衛星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國量子通信衛星圖彰顯了物理學的國際合作,也體現了中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貢獻。」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