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中環律政中心對開發生塌樹意外,幸未有造成傷亡。
◆ 香港文匯報早前報道樹木巡檢質量有參差,容易走漏「危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繼上月16日何文田巴富街學校區發生塌樹砸4車釀3人受傷驚險意外,事隔半個月,昨日中環律政中心對開再發生「翻版」塌樹事件,一棵10米高大樹突然由山坡上塌下,橫臥在行車線上,幸未有造成人命傷亡。有樹木專家指出,樹木發生倒塌原因,主要與種植環境及土壤導致健康出現問題有關,建議政府應根據現場環境而選擇合適品種的樹木種植,以減少樹木因不健康而倒塌危險。

幸假日人流稀疏無人傷

昨日中午約12時,香港廣泛地區下大雨。其間,中環下亞厘畢道18號律政中心對開山坡上一棵約10米高大樹突然倒塌,壓毀路邊鐵欄橫亘行車線上,幸當時未有途人或車輛經過。巨響驚動律政中心保安員報案,警員趕至封鎖現場調查,由消防員使用電鋸將大樹分成多截運走處理。由於昨日是假日,該處人流稀疏,事件中無人受傷,而受塌樹封路影響,現場交通一度擠塞。

香港教育大學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一棵健康的樹木可以支撐自身重量數倍,是非常穩固的。一棵樹木發生倒塌,主要原因是樹木不健康導致結構出現問題,例如受真菌入侵,或者樹根生長受到限制,未能向橫伸展抓緊地面。

他指出,由於香港道路普遍較狹窄,可以讓樹木生長的空間太小,加上土壤太少及養分不足,令樹木出現健康問題而潛藏倒塌危機,故建議有關的政府部門應該根據所種植位置的實際環境因素,選擇大細合適品種的樹木種植,以減少樹木倒塌危險。

上月16日早上7時40分,何文田巴富街合一堂學校對開路邊一棵10米高鳳凰木,懷疑因樹根受真菌感染及蟻蛀而「爛心」,突然連根拔起向馬路傾塌,壓中慢線一輛正在停燈位的保姆車,更波及鄰線三輛私家車。保姆車車頂嚴重凹陷,車頭擋風玻璃粉碎,部分樹幹更壓入車廂,幸男司機及女保姆僅受輕傷,無須送院。另一輛被壓中的平治私家車,幸得保姆車卸去樹幹部分下墜力,男司機僅輕傷送院治理。

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當時表示,對事件高度關注,即時要求康文署徹底調查是次塌樹原因,最遲於本月初完成。在康文署完成塌樹報告後,樹木辦會因應有關報告作適當跟進。樹木辦亦已要求所有樹木保養部門,就其轄下路旁相對大型的鳳凰木進行覆檢,保障公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