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右)表示,過去十年政府在推動國民教育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成效顯著。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蔡若蓮講解香港近十年教育改革發展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展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合作、國情教育等,同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香港近十年教育改革發展下,國民教育是學校課程的重要部分。局方自2018年起將初中中國歷史科列為獨立必修科,並加強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又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加強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慎思明辨能力,正確理解國家發展、香港定位及世界大勢。即使疫情窒礙了兩地學生交流互訪,但本港近年仍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愛國教育支援中心等新資源補足學生的需要。有中學校長認同,教育局近年已為教育界提供清晰指引,學校未來推動國民教育時可更着力於情感教育,多說與祖國發展相關的感人故事,觸動學生心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國家教育部昨日在北京召開「教育這十年」系列發布會,蔡若蓮在線參會並在會上介紹了十年來香港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她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分享了香港教育在過去十年雖然經歷了種種挑戰,但在推動國民教育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不斷努力。兩地教育專業互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不斷發展,2004年至今已有約780所港校與內地學校締結成超過2,100對「姊妹學校」。在學校管理、教師、學生及家長多個層面進行互訪及多元化的活動。

面對面交流互動不可缺

同時,「學生內地交流計劃」每年提供10萬個交流名額,讓中小學生到內地不同省市交流,從多角度體驗國家在文化、經濟、教育、科學和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深化課堂所學,而學生參加人次由2012/13學年的兩萬多人次逐步遞增至2018/19學年的七萬多。

「我想國民教育的目標很清楚,就是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就是認知、認同到實踐3個層面。」蔡若蓮表示,在課程方面,國民教育涵蓋初中中史科、公民科、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等不同方面,讓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有基本認知。

在感情的建立方面,蔡若蓮強調了交流、體驗的重要,有助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更加深刻、立體,「通過到內地多角度交流考察,讓學生們自己去看;通過姐妹學校等,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有情;跟當地的老百姓交往,感情就來了。」

受疫情影響,香港與內地的交流互訪活動都被迫暫停。「交流當然是面對面最好,但在疫情下實在無辦法,對當地地理、文化等認知,仍可透過網上等形式補足。」蔡若蓮特別提到,教界可善用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新資源,「通過與文物接觸,拉近學生與國家歷史文化的距離。」同時,愛國教育支援中心亦提供不少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源,幫助同學認識國家,「當然我們希望可以盡快恢復全面通關,讓交流正常化。」

校長認同「說好中國故事」感動學生

多年來積極參與兩岸三地教育工作的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分享,疫情的確窒礙了兩地學校的面對面交流,但近年教育局已經提供很多指引給學校,例如國安教育課程框架,不同學科的實例,也為教師提供了法治、歷史文化等不同培訓,現在教育界可以把握時間反思、制訂更多內容。

他提到,教育局早前為公民科提供了21條內地考察路線,「經教育局專業設計,教育性會比較強,總比只提供錢放手任學校去做好。」故建議局方可進一步深化姐妹學校計劃,推廣更具體的合作項目,「例如讓學生做一些探究性學習等,促進合作。」

黃晶榕直言,香港的國民教育較傾向「講大道理」,較少提到觸動人心的故事,「就是講歷史、交化、地理、法治為主,但我認為愛國教育一半是理性,還有一半是感性的,就是情感教育方面要加強一點。……教育界應講一些跟祖國發展有關的,不同行業的人物故事,他們怎樣為民族、國家作出貢獻,從而觸動學生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