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主演:潘翎娟、米濤 攝影:Worldwide Dancer Project
◆《田間民風》之<覓跡> 領舞:黃聞捷 攝影:Worldwide Dancer Project

9月9號香港舞蹈團展開了2022-23舞季的帷幕,以朝鮮民族舞集《儷人行》跟觀眾見面。筆者挑了9月11日在沙田大會堂的日場觀看。這個節目跟舞蹈團一貫安排不盡相同,不由藝術總監楊雲濤編舞,而是帶來韓國兩位編舞家的作品:金英花教授精選6個小品的《田間民風》和舞團委約韓孝林博士新編的《月》。全韓風的大型舞作已有多年沒在港上演,這回是難得的機會。

雖然是朝鮮舞篇,兩套作品並不相似。香港首演的《田間民風》展現了朝鮮民族民間舞;世界首演的《月》,則是由朝鮮傳統舞加入現代舞元素。前者描繪的是朝鮮民間的風土人情,後者創作來源根據朝鮮傳統祭祀「跳大神」出發。

《田間民風》有強烈的社族風貌、而道具的運用十分重要,其中鼓有重要位置。〈坐鼓舞〉、〈杖鼓舞〉或坐或站展示了舞者與樂器的關係。其他群舞也多以一致的隊形和整體合拍的齊整性為主,而坐在地上的形體舞姿亦反映了傳統朝鮮文化的特色,尤其是女性地位。唯一的獨舞〈情繁鄉俗〉女舞者有大量的跳躍和旋轉的動作,一反傳統朝鮮女性的優雅舉止,展現女性輕快活潑一面。

《田間民風》無論服裝、取材、動作姿態都由傳統朝鮮民間文化出發,《月》則截然不同。女舞者換上較現代的舞衣,動作韻律浸入不少現代舞元素,而女舞者們亦是多站着而舞。「跳大神」的主持被稱為巫師,通過降神得到靈性。通靈的過程叫「降神祭」,代表轉換和再生,通過作為神的媒介,進行神聖的祭祀儀式。

從這儀式內容可想像在一貫傳統舞風下,這個素材可以是很具象,但韓孝林博士這新作卻是從意出發,簡約素潔。祭禮、降神、通靈,以至最終達至和解與同心扶持,都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找到美。節目以《儷人行》為名,在《月》中體現了新和舊的舞風,而在《田間民風》則展現朝鮮傳統文化的風貌,兩作凸顯了女舞者在不同風貌下的美態。在技巧上,傳統朝鮮舞蹈有其規格,在《田間民風》更不易展現。女舞者穿上傳統韓服坐着慢慢輕移擺動,一呼一吸和手臂的韻律相對更加講究。而在《月》中,一些現代動作在傳統技巧上雖多了奔放自由舞式,舞者的手腳依然保持了傳統之美感,令整個作品都散發《儷人行》的感覺。

雖然舞團的舞者在神髓方面稍見未足,但整個節目仍比預期豐盛,尤其燈光設計十分出色,柔和色彩和長條形的光塊,讓一排排的女舞者如在祥雲上步行、轉動,呈現女士們優雅一面。

儘管朝鮮傳統舞跟中國舞在技巧上是兩套不同體系,此作亦讓人再次看到舞團的努力和誠懇。在台上短短個半小時的演出,因疫情由原定的2020年推遲到2022年才出台,前後共花了4年時間;然而舞蹈團背後的準備遠遠超於舞者學習朝鮮舞的幾年訓練。為了配合這個演出,除邀兩位編舞在線上指導舞者,更邀得延邊大學藝術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婁雯來港,進行為期3個月的文化交流活動。除親自為一眾舞者授課以提升朝鮮民族舞的技巧和進行樂器指導訓練外,還設中小學探訪交流活動和大師班。此外又拍攝了一共9集的網上短片《由延邊到香港》,旨在介紹朝鮮族的文化,讓觀眾在欣賞舞作之餘亦可掌握和認識朝鮮文化的特色。而從報道中更見有《儷人行》舞蹈示範和分享會,及全港公開線上朝鮮舞蹈比賽。連串活動推廣比在非疫情間更全面多元,這方面投放的資源,心思一點不少,由演到線上線下的安排都涵蓋,整個演出活動就如一交流項目,工程不小。除了抗衡疫情所帶來的觀眾流失,亦反映了舞蹈團的積極應對,而相信這亦展現出現今藝團所處的環境,和應變的出路。◆文:鄧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