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紅十字會在2017/18及2018/19學年於油尖旺區推出「人道校園」試驗計劃,希望透過各項主題體驗活動,將人道價值及志願服務精神植根於青少年的心中,再萌芽成長。本文將以慧兒和嘉汶的故事,看看人道的概念如何在學生的生活中建立。
「人道校園」計劃為中學提供「個人與群性發展」及「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等單元活動,讓學校按其辦學理念和學生需要選擇合適的項目。曾參與計劃「同你同理非暴力溝通講座」的中四學生慧兒表示,講座令她初步認識及練習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從而令她建立正向的待人處事模式,例如與家人或朋友意見不合時,她會嘗試「停一停、諗一諗」,了解自己和他人情緒背後的想法,進而學懂如何更理性地表達自己,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慧兒又推介「國際人道法分站體驗活動 Raid Cross」,活動以分站形式進行,參加者透過在各武裝衝突的場景中扮演不同角色,了解受戰火影響的人和其面對的處境,以及國際人道法的基本規則。兩個多小時的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分別扮演戰俘、救援人員、受戰火威脅的平民和士兵,面對兩難抉擇而作出回應。慧兒表示,活動後更明白戰爭的禍害、「戰爭也有規限」及國際紅十字會的工作,亦會思考人道價值對於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權利與尊嚴的作用。
「人道校園」擴至中小學
就讀小學的嘉汶曾參加由香港紅十字會舉辦的急救工作坊,學習基本急救概念及包紮方法,希望能在危急事件中運用所學幫助他人。負責於校內協調「人道校園計劃」的陳老師表示,嘉汶學習急救後,遇見同學跌倒會主動伸出援手。
此外,「人道校園計劃」亦提供健康檢查工作坊、心理健康、備災體驗與實踐工作坊等,讓小學生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例如同學們可以學習如何使用不同的健康檢查儀器,建立關注身體健康狀況的意識。工作坊內容亦提及小學生書包過重的問題,同學可以量度書包重量,提醒他們要每天收拾書包,為自己的書包減重。
「人道校園」試驗計劃得到區內學校踴躍支持,並在2021/22學年革新內容,推展至全港中小學,若想了解申請方法或計劃詳情,可瀏覽「人道校園」網頁https://www.redcross.org.hk/tc/humanity_campus.html。 ◆香港紅十字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