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內的藏品! 作者供圖

趙鵬飛

疫下3年未上北京,在西九故宮館各個展廳穿梭,重遊故宮的親切感瞬間甦醒。朱紅色的正門、碩大密集的門釘,以及排隊入場時,側面一堵朱紅色的長牆,嵌着一排漆黑色的排水孔,望之便知借鑒了故宮「千龍吐水」的設計。魚貫入館,豁然開朗的中庭設計,舒展流暢。藏品的陳列方式,相較於北京故宮依托宮室的場景還原,西九館的重點呈現很顯然讓觀者可以離文物更近。

以往在翊坤宮、儲秀宮,要看屋內陳設,只能透過窗戶上的玻璃,囫圇吞棗看個大致。只記得室內光線暗沉,帷帳重重,臨窗的小炕桌上,高低錯落陳設着幾樣器皿。但勝在身臨其境,處處紅牆黃瓦,簷角巍峨,俯首之間,紫禁城的氣息隨意沾染,昔日皇家的威嚴和繁盛,恍若眼前。在西九館,則簡單純粹得多。多位帝后或使用或賞玩過的器物珍品,主次鮮明分類陳列。可逐個做近距離細細觀賞,領略附着在器具、圖卷上的情趣之美。就心境而言,更為專注和平常。在2樓「凝土為器:故宮珍藏陶瓷」展廳內,看着並排陳列的康雍乾年款瓷器,三代帝皇的審美水平高下立判。忍不住對乾隆滿工滿畫的花團錦簇,有所嘲諷,對雍正的簡潔雅致,讚嘆不已。在那幅著名的《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前駐足良久。如此近距離清晰完整看到原作的所有細節,實在難得。尤其是在其仿宋人構圖的畫中畫裏,漢人文士裝扮的乾隆,故作文雅的扮演感撲面而來。倒是畫中桌上的各色古玩陳設,件件都透露出濃郁的文人心性。

除此之外,宋定窯白釉孩兒枕、何朝宗白釉達摩渡江立像、《乾隆帝歲朝行樂圖》、清代幾位帝后的肖像圖等,都值得走近了細細觀摩,捕捉歷史遺留在物品上的幽微變遷,感受中華文化在細膩和粗獷之間的自如切換。我從上午11點入館到下午4點出館,5個小時,也只能算粗略看了看1-7展廳,8、9展廳都未能踏足。因為中午排隊用餐的時間,就耗去了1個半鐘。這一日雖是星期四,天雨,入館的人多,排隊用餐的人也多。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配套的餐飲只得3間,咖啡店、麵店,和一間法式可麗餅餐廳。排隊的時間太久,要遵守防疫規定,天氣又分外鬱熱,取了兩間餐廳的號,還是飢腸轆轆在餐廳外等了約1個鐘,才火急火燎吃完了一塊法式可麗餅,手腕上戴着可重複入館的紙環,再次趕回展館中。

出來時天上流雲盡散,不禁幻想,倘若能在西九館底層開設一間御膳房點心舖,配套傳統茶飲,提供熱水、茶具,無須煙火繚繞,便能一舉三得:既緩解參觀者虛耗時間排隊就餐的煩惱,又能在果腹時一品地道的京味道,還能讓高雅的文物,和煙火氣息濃重的食物恰如其分散發出寓教於樂之美。不過,如果真能做成,價格一定不能超高檔,比大眾平日的消費略略高些即可。畢竟,精神文化層面的消費,有一定的價格支撐,儀式感才能隨之凸顯,也更容易讓我們這些碌碌大眾,從錢包到情感都體現出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