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承鈞
大暑之日,出差寧波。抽身東錢湖一遊,收穫滿滿,值得一述。
東錢湖在寧波東郊鄞州區,距市區15公里。昔日曾到訪,但未曾細觀,此番自然要來個「深度遊」。暢遊錢湖最好乘船。我們登上一艘小遊艇,在遼闊水域破浪前行。湖面煙波浩渺清瑩澄澈,四周青山環抱風光旖旎。湖風徐來,倍覺清爽。時有小雨飄過,朦朧中更添幾分別樣意境。陪同的吳先生是甬城高級記者,他直入主題:「東錢湖是浙江最大淡水湖,由谷子湖、梅湖和外湖三塊組成,面積20平方公里,為杭州西湖的四倍,獨享『堪比西湖,勝如太湖』之譽,湖心有一長堤,是宋代名臣王安石修建……」
坐在船頭,呼吸漫天水氣,欣賞大湖美景,我真有一種忘卻時空的飄飄然。吳君的話音也變得濕潤起來,他說:東錢湖為浙江旅遊勝地,也是寧波重要水利工程,擔負全市飲水、灌溉重任。寧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1,374毫米,年均氣溫16度。借東錢湖調節氣溫,甬地農業旱澇保收,還助益防洪航運和消暑避寒。甬人口頭禪「東錢湖見底,阿拉喝所體?」(東錢湖乾涸,我們喝什麼?)
吳君如數家珍:東錢湖形成於250萬年前第四紀末,是沿海岸流和潮汐淤積而成的海跡湖泊,西晉學者陸雲曾載文稱:「鄞縣西有大湖,北有名山,南有林澤,東臨巨海」。古時該湖稱東湖、錢湖、萬金湖,唐玄宗年間(744年)鄞縣縣令陸南金將湖西北幾個缺口築堤連接;宋慶曆八年(1048年)王安石主政寧波,組織民眾「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使錢湖清波浩淼、如大鏡懸空,天下安瀾,造福民眾。
吳君指揮船長,將小艇駛到東岸「二靈夕照」景區。此為錢湖十景之一,二靈山三面環水,有游龍入湖之勢,山上聳一古塔。吳說,山上有古剎,寺院倒影水中,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我道:「好一派詩情畫意,待夕陽西下,『二靈夕照』更美嘍!」
我們來到北岸一個景點——白石仙坪。下船,登上白石山,極目遠望,沃野開闊,剛剛收割完的千畝早稻田平整似錦,吳君道:「如遇晴天,寧波的天封塔隱約可見吶!」他又講述一段傳說:當年八仙過海,來白石山逗留賞景。遇兩仙姑在此弈棋,鐵拐李見二女仙風款款,看傻了眼,待她倆駕雲升空仍讚嘆不已……此地故稱「白石仙坪」。
橫亘湖中有一個半島叫陶公山。山形如牛飲水,古稱「伏牛山」。山上蒼松茂密,相傳春秋時河南南陽人范蠡任越國大夫,助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滅吳復國,功成名就後他知「伴君如伴虎」,遂急流勇退,隱姓埋名隱居於此,改名陶公山,漁耕陶商、慘淡經營,終於發家致富成就一代巨商。其臨淵垂釣處也被稱「陶公釣磯」。我笑道:「范蠡志高天下聞,垂釣處亦成名勝!范公大功告成卻明哲保身、經商致富而獲譽『商聖』,堪稱真英雄、奇男子、大智者!」
小艇持續在湖中游弋。有人在碧波滔天的湖心玩沖浪,盡情體驗弄潮的刺激與樂趣。我見湖面凸出不少綠洲,有兩島相峙形成湖中雙璧,島上碧瓦朱簷、古色古香,吳君道:「這兩綠洲非常著名,叫霞嶼和煙嶼,建有望湖亭、霞嶼寺和觀音洞,有「小普陀」之譽。因長年山嵐堆積、水氣瀰漫,形成「霞嶼鎖嵐」一景。他說:「山上還發掘出湮沒800年的南宋石窟補陀洞天,洞內精工雕鑿,洞壁鐫有石龍石佛,是南宋大學士史岩之所鑿,堪稱一大古蹟!」
一聽「史岩之」三字,我驀然想起寧波名士史浩來,遂問「他倆可有干係?」吳笑答:「史岩之乃史浩侄孫也!」他打開話匣子:東錢湖不啻為甬城後花園,還人文薈萃、精英輩出。史浩作為一代名臣,對南宋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均有建樹,他開創了「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和「五尚書、七十二進士」寧波豪族,對東錢湖乃至浙東影響深遠。他一生遵循史家孝、悌、睦、姻、任、恤、中、和的優秀家風,和宗睦親、樂善好施,獲譽「八行高士」,史家懿行傳頌至今……
對面開來一艘氣墊船,遊客簇擁一條「東錢湖紅色之旅」的橫幅。吳君揚手道:「東錢湖紅色印記也值得了解!」他講起抗日英雄戴湘生。戴湘生生於東錢湖畔,15歲去上海銀行學徒,受地下黨感召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共產黨,從事抗日救亡,曾獨自殲敵數十人,不幸受傷被捕,嚴刑拷打百折不屈,終遭日寇砍殺,臨死高呼「中國必勝,倭寇必亡!」吳還講述東錢湖鄭揮一家八口投身抗戰的義舉。鄭揮曾任《大眾日報》記者,採寫過毛岸英及新四軍,還創辦抗日刊物《海藻叢刊》,全家老少齊上陣,採寫、編印、發行一條龍,為抗戰勝利建立殊勳……吳君說:「近年來東錢湖鎮經濟社會突飛猛進,榮膺『浙江最美小鎮』、『中國百強鄉鎮』等殊榮!」
小艇悄然停在錢湖南岸,吳君朗聲道:「東錢湖十景之『余相書樓』到了!」下船登岸,但見山竹岸柳、掩映成趣,吳說:這叫月波山,南宋淳熙五年(1178),史浩告老還鄉在此建造月波樓和月波寺,寺旁又建一座莊園,面湖枕山,他在此讀書自娛,寫下《詠東錢湖》一詩:「行李蕭蕭一擔秋,浪頭始得見漁舟。晚煙籠樹鴉還集,碧水連天鷗自浮。十字港通霞嶼寺,二靈山到月波樓。於今幸遂歸湖願,長憶當年賀監遊。」我見該詩對仗工整、意境幽美,將東錢湖百鳥繞樹、天水碧清的素淨秋色寫得美若仙境,盛讚了家鄉風貌,也彰顯詩人豁達情懷。
已到午時,我們走進湖畔一間「漁家樂」。吳君對我說:「咱們邊吃邊休息,下午拜訪王安石廟和天童寺,包您不虛此行!」年輕老闆娘插嘴道:「阿拉錢湖新推出夏令夜遊項目,有花車巡遊、奇幻動物森林、湖景燈光秀、花式演藝、快閃歌舞等等,諸位盡可一飽眼福!」老吳點了雪菜黃魚、火踵金雞、油燜湖蝦、紅燒螄螺幾款特色菜餚,味道鮮美。我凝望窗外陶公山,憶起當年范蠡草耕商營、富甲一方典故,嘆曰:「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近代又因『五口通商』開埠,眾多甬人飄洋過海奮勇創業,打造出威震天下的寧波商幫。居功至偉的香港翹楚包玉剛、董浩雲、邵逸夫等甬籍大佬當是賡續商聖范蠡的開拓精神!」遂舉起阿拉老酒,詠出一詩——
盛夏樂遊東錢湖,
湖畔勝景賽明珠。
珠璧交輝思古今,
今朝再綻新藍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