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證券研究部分析員 鄧均樂
本周(8月1日至5日),環球股市走勢反覆,市場憂慮美國官員到訪中國台灣地區會引起中美局勢緊張,拖累市場氣氛,中概股表現疲弱;另一方面,美國的經濟數據參差,投資者擔心經濟衰退壓力加大,拖累商品需求,油價創逾半年新低,紐油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首次跌穿每桶90美元,油價的走勢反映中,市場展望原油需求下跌的影響已超出油產國縮減供應的利好效應,投資者風險胃納短暫下跌。
不過,在此跟大家談談一個有趣的因果理論。既然商品價格提前的下跌是擔憂通脹以及過分加息而將引發經濟衰退,那麼原料價格現在回落,是否亦會紓緩了通脹的壓力,進而減慢聯儲加息的步伐呢?利息成本壓力減少,意味着到時候衰退可能便不會真正實現,而供應及需求亦將會慢慢回到平衡點。雖然美國連續兩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下跌,名義上步入了技術性衰退,不過仍然有經濟學家包括聖路易斯聯儲主席指出,就業數據強勁反映經濟沒有陷入衰退,而事實上3.6%的失業率亦的確正處於近20年來的歷史低位。根據剛才的推論,過分的憂慮可能反而能夠避免衰退以及企業倒閉的出現,所謂「愈墮落愈快樂」,經濟數據短暫的參差不齊反而可能為未來經濟帶來曙光,大家不妨先觀望周五晚上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
正所謂有危便有機,本港科網股雖然因為局勢不穩而回落,但投資者亦能夠從中找到機遇。因應兩岸關係緊張,市場再度出現芯片國產化炒風,中芯(0981)從本周低位反彈近18%,華虹(1347)更彈近28%,跑贏大市。由於它們的市盈率分別只有11以及14倍,基於股價的修復,較兩年平均值低超過一個標準差,有條件繼續反彈。不過兩間公司於下周四(11日)公布業績,宜於績前先行獲利,以免過分炒作。
避險資金追捧汽車板塊
此外,汽車板塊逆市強勢,市場憧憬一直有利好支持的板塊成為「安全港」。不過並不是每一隻股份都能夠持續走高,吉利汽車(0175)及長汽(2333)已出現明顯的分別,前者一口氣反彈15%成為表現最佳藍籌。筆者認為當中最有投資價值的仍然為比亞迪股份(1211),其7月銷售量達16萬輛,除了再創銷量新高外,環比上月亦高出20%。相比起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他們7月環比均要下跌逾20%,而且平均每月只售過萬輛新能源車,比亞迪可謂冠絕全行。既然銷量破頂,半年度業績亦已有盈喜保證,股價亦有條件重返6月的歷史新高,不過短期被減持的消息可能拖慢升幅,投資者請給予耐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