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喪葬文化中,出殯一般會在家中進行。華人在殯儀館舉殯,是近代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結果。大致上殯儀館首先興起於美國,十九世紀中期以後逐漸在歐洲流行起來。英人治港初期,富裕華人會把死者遺體運回家鄉安葬,普羅大眾則在舉行簡單的儀式後,把遺體草草下葬;西方人則會在教堂內進行儀式後下葬。

殯儀館是二十世紀初本地的一個新興行業,按照一般的說法,香港首間殯儀館應為香港殯儀館,大概於1930年代由外籍人士創辦。早期大館址位於今灣仔修頓球場旁,後遷往灣仔道與德仁街交界。據筆者推斷,早期香港殯儀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以西方人為主。

七七事變後,日本全面侵華,大量內地難民逃到香港,當中不少人客死異鄉,間接造就殯儀館的興起。就筆者所見 ,1930年代末的香港最少有五間殯儀館,即摩禮信殯儀館、香港殯儀館、福祿壽殯儀館、晏打臣中西喪事辦事所、磅郎尊士殯儀公司, 均位於灣仔和銅鑼灣一帶。由於當時的風氣,一般只有西人及少數旅港華人(通常他們的住宅並非自置居所)的葬禮才在殯儀館舉行。如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於1940年3月客死香江,便於灣仔摩利臣山道的福祿壽殯儀館入殮。

1945年香港重光後,大量難民移到香港,造成殯儀館的數量持續增加,九龍也出現首間殯儀館摩禮信殯儀館(應為港島摩禮信殯儀館之分號)。據1948年的《香港年鑑》所載,港九當時共有五間殯儀館,但因缺乏規範,往往有能代客擺放先人遺體的長生店都自稱為殯儀館,衞生情況極不理想。

1947年3月,市政局通過管理殯儀館(私家殮房)新規則議案,該法例的着眼點是界定殯儀館為「私人殮房」︰任何場所接收人類遺骸,經營任何入葬、進行最後儀式、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等業務,均視作「私人殮房」;並實施發牌制度,嚴格監督衞生狀況,不少規模不大的殯儀館亦因不符合法例要求而結業。

1951年萬國殯儀館在灣仔開業,成為當時香港重要的喪葬場所,隨後港府撥出大角咀的地皮用作興建殯儀館,世代從事長生店業務的蕭明與商人吳海霖(影星吳耀漢之父)投得經營權,興建九龍殯儀館。該館建有兩個大禮堂,並引入女性化妝師為死者服務,成為一時話題。到了1966年,蕭明向港府在鰂魚涌取得地皮,把灣仔的香港殯儀館遷到新址服務。步入1970年代,港府因擔心蕭明壟斷殯儀業,故特意批出土地,供東華三院興建非牟利的殯儀館,形成了今日香港的殯儀館由私營與志願團體經營共存的局面。

作者:周子峰

作者簡介︰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隔星期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