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個是女伶時期。到了1918年,初一樓開始引進開眼女藝人登台唱曲,獲得了曲迷的熱烈歡迎。從1918年至1938年的20年間,女伶隊伍迅速壯大,人才輩出,流派紛呈,是粵曲歷史上的全盛時期。當時粵曲名家輩出。平喉四傑小明星、徐柳仙、張月兒、張惠芳,就是當時紅極一時的粵曲名藝人,大喉唱家熊飛影、源妙生,子喉唱家瓊仙(張玉京)等,均獨當一面。此外,一大批藝術造詣甚高的粵樂作曲家和演奏家進入曲藝界,為女伶們伴奏,設計唱腔和創作歌曲,並引入西洋樂器伴奏,大大豐富了粵曲的曲牌板式,唱腔更加優美動聽。當時的撰曲家有王心帆、吳一嘯、胡文森、曾浦生、陳冠卿、楊子靜等,演奏家有呂文成、尹自重、梁以忠、盧家熾、易劍泉、何大傻等。茶樓酒館的「茶座」女伶,賦予粵曲以茶樓藝術的特質,使粵曲與粵語方言區的生活、娛樂、休閒方式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嶺南特有的粵曲文化風俗。

第4個是「歌壇」時期。從1939年到1949年的整整10年,為「歌壇」時期。隨着擴音器材被引入曲壇,女伶改坐唱為站唱。被譽為「三喉歌后」的何麗芳、人稱「通台老倌」的關樊梅、「星腔新秀」的李少芳等一批新星崛起,並出現了男唱家。這時期,生活艱難,為吸引觀眾,部分唱家把歌壇當作戲台,穿上戲服或西裝洋服,打起大鑼大鼓,在歌壇上演起「粵劇」來;另外亦發展出一種帶有一定表演動作、內容滑稽諧趣的「幻境新歌」,上演男女對唱的節目,廖志偉、關楚梅就是這類節目的代表人物。

第5個是新中國成立到1966年的17年間,粵曲獲得了新生。1958年廣州市文化局組成廣東音樂曲藝團。老一輩名藝人熊飛影、關楚梅、李少芳、何麗芳等仍馳騁藝壇,又湧現出黃少梅、譚佩儀、白燕仔、李丹紅、何紫霜等一大批藝人;整理了不少傳統曲目,創作出大量新曲目;演出多種民歌和民間曲調,學習移植包括相聲在內的曲藝節目。1966年起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粵曲藝術的發展停頓下來,「文革」後,粵曲藝術又開始了新的恢復和發展時期。這時期粵曲在唱腔音樂藝術方面進行了和粵劇相同的改革。

至於香港、澳門地區,在這時期內,歌壇由盛而衰;跳舞粵曲則因應夜總會的盛行曾曇花一現。但業餘粵曲社團的湧現,成為延續粵曲和粵劇的主要力量。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