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現邀請讀者用不多於400字的篇幅,與我們一起分享自己與書的小故事。可以是介紹最近心水的好書,回憶印象最深的一次閱讀體驗,又或是關於書店與城市的獨家記憶。題材隨意,風格不限,一經採用,小稿將獲刊登之餘,更有神秘禮物送上!有興趣的讀者即日起請將小稿與聯絡方式電郵至bookwwp@gmail.com,主題請註明「閱讀有你」。
愛好閱讀但沒錢買書。十七歲時,首次領到的學徒工資剛夠吃飯,買本六百餘頁的書,要價卻相當於兩天的伙食費!咬咬牙就買下了。不會有資格被人詆毀為「不讀書、不看報的不學無術之輩」。我只怕靈魂營養不良而殘疾。
書在指引我進入了夢裏才能去的地方,所以能借到的書都讀,起碼可摘錄一些有意思的句子,這是上小學就養成的習慣,因為教科書多半沒有閱讀之趣。視野有限,人生有限,開拓視野的書少,好不容易借到,還必須限時限刻讀完,好讓別人也有機會閱讀,所以摘錄必須手快。只要時間允許就整本抄一遍,有了手抄本就可以細細閱讀,還可用來交換。
寫的字就被人譏諷為「蟹爬字」了,還被說些「字如其人」之類的話。也許人家也是好意,但我嗤之以鼻,字醜點無傷大雅,只要自己認識,別人不至於看不懂就行。逐漸到不用抄書以後,用「蟹爬字」寫過辭職報告,就成首批平民電腦擁有者之一。偶爾再寫幾個「蟹爬字」,居然還有一絲敝帚自珍的意思。◆文:龔敏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