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 立法會議員

相信很多人與筆者一樣,早早已用光了第一期消費券,並正熱切等候第二期消費券發放。可是,很多選取了以八達通領取消費券的市民,最近陷入「等找數」的煩惱。

由於受制於八達通的先天限制,首期的5,000元消費券,需要分開三個階段領取。其中第一期最後的1,000元,最快只能在剛過去的星期四領取。可是,有不少市民向筆者反映,未能如期在當天領取餘額。他們致電八達通公司,又因線路繁忙以致遲遲未獲接聽處理,感到十分煩惱。

根據八達通公司回覆,領取有關餘額需要符合一個條件,就是在五月底或以前,用光全部4,000元消費券,不過並不包括不合資格的消費,例如稅款、罰款、牌照費、隧道費、停車咪錶、水電煤;醫管局、房委會、房協等費用,以及教育開支、保險等金融產品或服務和捐款等。根據八達通公布的數字,公司已透過政府向超過200多萬名合資格市民發出領取通知短訊。換言之,現時很多領取不了餘額的市民,很可能就是因為未用畢首期的4,000元消費券,混淆了合資格及不合資格消費的種類。

根據官方早前公布的數字,約有421萬多名市民在2021年消費券計劃登記以八達通方式收取。由於他們一般不可以在2022年消費券計劃首階段更改收取方式,故此推算現時還有約220多萬名市民,未能成功領取餘額。這220多萬名市民,相信很多也是長者。因此,當局需要主動向透過八達通領取消費券的使用者解釋領取詳情。此外,八達通公司應加強服務熱線的處理能力,萬一熱線因人手不足而線路繁忙時,當局也可以考慮將部分的查詢電話轉接至政府的1823熱線。雖然1823不能夠讀取八達通公司的資料,但有關的計劃畢竟由官方推出,透過熱線起碼可以收集個案,以便稍後轉交八達通公司跟進,讓有需要人士不至覺得求助無門。

當局應向未合資格獲得餘額的市民發放短訊,起碼讓他們知道只是暫時未合資格領取餘額,而不是被人「走數」。當局在政策宣導和行政程序方面要進一步改善,用貼地親民的表達方式解釋安排,讓市民容易了解,不致引起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