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將於6月8日推「反恐舉報熱線」,呼籲市民隨時隨地關注身邊的懷疑涉恐涉暴罪案,並利用新熱線舉報。圖為香港跨部門反恐專責組進行反恐演習。 資料圖片
◆梁偉基呼籲市民隨時隨地關注身邊的懷疑涉恐涉暴罪案,善用「反恐舉報熱線」。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2019年攬炒黑暴掀起的暴力浪潮,衍生出本土恐怖主義勢力。警方止暴制亂,粉碎多個「港獨」恐怖組織的襲擊圖謀。不過,警方近期留意到,本地恐怖主義態勢表面上偃旗息鼓,但極端分子轉入地下及隱蔽行事,在社區內秘密製造炸彈及策劃襲擊,對香港市民構成潛在威脅。為提升全民反恐的意識,警方將於6月8日推出有賞金制度的「反恐舉報熱線」,呼籲市民隨時隨地關注身邊的懷疑涉恐涉暴罪案,並利用新熱線舉報,令恐怖分子無處藏身。◆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新推出的「反恐舉報熱線」其號碼為「63-666-999」,首階段包含SMS短訊及微信平台兩個舉報渠道,警方將適時檢討,根據需要進一步擴展舉報途徑。警方跨部門反恐專責組高級警司梁偉基表示,市民千萬不要輕視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可疑情況,根據外國的反恐經驗,市民如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或線索,往往可以阻止一宗恐襲發生。美國、英國、澳洲及新加坡多年前已推出反恐熱線,也成功阻止恐怖活動,舉報者來自社會不同層面,包括疑犯的家人、朋友、同學、教職員或網上論壇成員,顯示市民及早舉報,將更有效阻止和打擊極端分子的活動,以保護自己及身邊親友。

「反暴力熱線」接逾134萬舉報

梁偉基指出,香港現時整體恐襲威脅維持中度,惟警方因應本地反恐形勢的轉變,推出「反恐舉報熱線」,強化過去一年來向市民宣傳的「見疑即報」信息。香港警方因應打擊2019年黑暴分子而推出的「反暴力報料熱線」,至今接獲逾134萬宗舉報,對止暴制亂發揮重要作用。

不過,黑暴令本土恐怖主義抬頭,極端分子仍然潛伏於社區。例如今年5月警方破獲兩宗案件中,被捕者涉嫌於網上發布暴力言論、企圖製造大殺傷力武器及策劃襲擊,案中檢獲大量製造爆炸品的原材料。

因此,警方專門推出「反恐舉報熱線」,取代「反暴力報料熱線」,市民除可繼續舉報暴力信息,亦可舉報懷疑涉恐行為,尤其是針對極端圖謀的人或組織,市民提供的資料愈多,對警方調查愈有幫助,如有更多相片、文字及影片等;不論任何細微的資訊,專責組都會適當跟進。

設賞金制度作鼓勵

梁偉基強調,為展示警方打擊任何形式恐怖主義活動的決心,新熱線推出後,警方計劃發放賞金予提供可靠涉恐消息的市民作為鼓勵,只要舉報對偵查案件有關鍵性作用,專責組會在案件完成檢控後,按嚴格機制作出評核和確定賞金的金額。新熱線將與已存在的「國安處舉報熱線」相輔相成,警方會視乎案件性質交由合適部門跟進。而無論是警方之前推出的「反暴力報料熱線」,還是「國安處舉報熱線」,都收到大量市民舉報,反映市民熱心舉報罪案,並不計較賞金。

市民可參考警方宣傳的「見疑即報」內容辨別可疑線索,特別是相關業界應提高反恐意識,包括保安、物業管理、公共運輸業界,以至可能會接觸到爆炸品原材料的界別,如實驗室、化學品原材料售賣點及五金店等,只要有公眾參與反恐工作,才能讓警方及早介入調查,防患於未然。

「反恐舉報熱線」Q&A

Q:如果無法判斷案件性質,是否可以向「反恐舉報熱線」舉報?

A:警方會跟進任何有用線索,即使不涉恐怖活動,也可能涉其他罪案,但若遇緊急案件應立即致電999報案。

Q:透過「反恐舉報熱線」舉報,是否要留下身份資料?

A:舉報者資料嚴格保密,而且不需要一定具名舉報,即使舉報者提供聯絡方法,若日後不想進一步提供協助,警方也會尊重舉報人意願。

Q:舉報的資訊經調查證實沒有其事,會否觸犯法例?

A:市民只要不是惡意虛報,便不會構成刑責。惟惡意提供虛假信息,可能涉「虛報而導致浪費警力」等罪行。

資料來源:警方跨部門反恐專責組

如何辨識可疑人?

一)此人裝扮是否不尋常?

例如:

◆持有武器

◆企圖利用衣着(包括帽、面具、手套等)掩飾身份

◆攜帶大型或異常沉重物件

◆衣着與天氣不符

二)此人行為是否不尋常?

例如:

◆神情緊張

◆威嚇使用武力

◆對保安措施或程序異常感到興趣

◆在沒有合理原因下,在同一地點遊蕩

◆進行偵察,例如拍攝出入通道及保安設備(如閉路電視)的位置

三)此人於上址出現是否不合理?

例如:

◆未經授權闖入禁止進入的區域

◆被保安人員查問時支吾以對,未能提供合理解釋

資料來源:警方跨部門反恐專責組

恐怖主義活動四特徵(SPOT)

一)Support 支援

例如:

◆為恐怖/極端組織進行招募和宣傳

◆為恐怖/極端組織提供資金、場地

二)Preparation 前期準備

例如:

◆購買或儲存不尋常數量的化學品、電子零件或易燃液體

◆購買或自製武器、槍械或爆炸品

◆研究、學習、測試或討論施襲話題

◆拍攝地點的出入通道及附近的保安設備(如閉路電視)位置等,對目標地點進行事前勘察

三)Online Materials 網上內容

例如:

◆在互聯網上發布施襲指引或武器教學、散播極端仇恨思想、鼓吹使用極端暴力

四)Terrorist Ideologies 恐怖主義思想

例如:

◆發表支持恐怖主義的言論

◆收藏或展示與恐怖主義有關的物品(包括旗幟及海報或影片等宣傳品)

資料來源:警方跨部門反恐專責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