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詳。他家資富裕,少年時豪放恃才,倜儻不羈,喜飲酒遊樂。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進士登第,先後獲并州長史張嘉貞及張說禮遇,舉直言極諫、超拔群類等制科,調為昌樂縣尉。開元九年(721年),張說入朝為相,舉薦王翰為秘書正字,又擢駕部員外郎。開元十四年(726年)四月,張說罷相,王翰受牽連被貶,先後改任汝州長史、仙州別駕,最後任道州司馬,在任期間逝世。

據《舊唐書》本傳與《新唐書·藝文志》所載,王翰著有文集十卷,惟宋代已不傳,今僅存《全唐詩》所載14首詩作,其中包括著名的邊塞組詩《涼州詞》二首。以下謹導讀其《涼州詞(其一)》:

葡萄美酒①夜光杯②,欲③飲琵琶④馬上⑤催⑥。

醉臥沙場⑦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題名「涼州詞」,又稱「涼州曲」或「涼州歌」,原是漢代流行於涼州一帶、歌詠邊塞生活的一種曲調,經譜曲傳唱後收入樂府,題為「出塞」。《新唐書·樂志》曰:「天寶間樂調,皆以邊地為名,若涼州、伊州、甘州之類。」唐代不少詩人均嘗為《涼州》一曲重譜歌詞,王翰亦不例外,《涼州詞(其一)》所用「葡萄」、「夜光杯」、「琵琶」等詞,無一不與西北邊塞風情相關。全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惟王翰曾任駕部員外郎,負責輸送馬匹與糧草等軍需物資往西北前線,其對邊塞風光及戍守將士之印象,當源於此。

全詩以「葡萄美酒夜光杯」拉開帷幕,「葡萄酒」與「夜光杯」皆為西域特產,正點出塞外的主題背景。一般的邊塞詩多以宏大的視角切題,本詩卻選取了具體的特產作微觀;又一般的邊塞詩多着力描寫塞外的荒涼景象,飲酒也普遍帶有消愁的意味,而本詩則渲染出一片酒香四溢的熱鬧景象,為全詩的抒情奠下了一種歡樂的氣氛,起首不落俗套,構想別出心裁。

第二句「欲飲琵琶馬上催」,句式相對拗口。一般的七言詩,多數是採取前四字一頓、後三字一頓的節奏。但本詩卻改變了習用的音節,採用上二下五的特別句法,變相突出了前二字「欲飲」的作用。將士所「欲飲」者,乃承接前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而言;句中的「美」字,既形容葡萄酒,亦修飾夜光杯,這裏雖未有直接明寫持杯者的表情,但讀者完全可以感受到他正慢慢端詳手中的美酒,以及其欲飲而未飲的傳神動態。

案:葡萄酒大約在東漢時自西域傳入中國,《太平御覽》引《續漢書》云:「扶風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遺張讓,即以為涼州刺史。」可見當時的葡萄酒有多珍貴。後來,唐太宗從高昌國獲得馬乳葡萄種和葡萄酒釀造法,不僅在皇宮御苑裏大種葡萄,還親自參與葡萄酒的釀製,葡萄酒漸漸在盛唐普及。但即使如此,葡萄酒仍是相當珍貴的佳釀,如李白《對酒》寫道:「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叵羅是西域語音譯,指當地一種飲酒用的金杯,和本詩的「夜光杯」一樣,旨為突出葡萄酒的珍貴和不凡。篇幅所限,下回再續。

譯文

葡萄美酒在夜光杯中蕩漾,正想開懷暢飲,馬上傳來琵琶聲催飲。

如果醉倒沙場請君勿見笑,今日不醉無歸,自古出征又幾人可歸?

註釋

① 葡萄美酒:西域盛產葡萄,用以釀酒,味道醇香。《太平御覽》載曰:「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貢獻,人皆不識。及破高昌,收馬乳葡萄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

② 夜光杯:周穆王時由西域所進,以美玉製成的酒杯,置酒其中,色呈月白,反光發亮,故名。

③ 欲:想要。

④ 琵琶:西域樂器,原名「枇杷」,為胡人於馬背上演奏的音樂。劉熙《釋名·釋樂器》曰:「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

⑤ 馬上:在馬背上。古代將士行軍作戰多需騎馬,故「馬上」本有征戰的含意;後因馬速之急,引申而有急速、立即義。此處用本義,指樂師於馬上演奏琵琶。

⑥ 催:催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催,相擣也。猶相迫也。」

⑦ 沙場:平坦廣闊的沙地。

◆ 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