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悟居士,正職與玄學、術數無關,信奉藏傳佛教,自初中開始在「玄學發燒友」父親耳濡目染下接觸面相、紫微斗數、八字等知識,再經父介紹認識了教授佛法之恩師,除學習佛學之外,恩師亦傳他文王卦及陽宅風水至今35個年頭。2013年通過禪定,悟得前所未有的契悟,終明白了五行與際遇實相之間的關聯性,像石破天驚一樣,整合了一套獨一無二、與宇宙本體相應的禪悟姓名學,依此因緣,祈以公開部分千古未傳姓名學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Facebook: 禪悟—千古未傳姓名推命學
隨性、隨意、任性、善解人意、善巧、不拘小節、情緒化、灑脫不覊……以上的個性特質皆屬五行「水」。「水」的唯識是千變萬化,無定向的顯現,用圖形展現就是 。
千變萬化中有難以捉摸的傷害,而水分「壬」陽水和「癸」陰水。
而「壬」與「癸」的個性特質,皆屬自由主義者,希望有自由度及有所發揮,故當發揮優越面的時候,即展現曲線特徵,就會通情達理,有同理心、愛心和善解人意,但當反差的時候,就會野蠻、任意和情緒化,尤其是「壬」水,故「壬」水要配細土「己」,土剋水,才會節制,懂自重。例如,香港世一劍擊手張家朗,壬己己,正是這種組合,因此「己」土的堅持、耐力和恒心就能補足「壬」水的缺點。而「壬」水配「戊」土就會適得其反,如張慧儀壬戊戊,壬水受剋絕,而第二字屬夫妻宮及第三字屬子女宮,所以不難想像此藝人受家暴,養子的病也成了她的壓力和衝擊。
說回歷史,今天要介紹的歷史人物是人稱「草聖」的張旭,當知道他的姓名五行組合「壬」和「癸」,再看他的書法,尤其草書,相信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人如其字的五行——「水」,像行雲流水,隨意、隨性!
現簡述這藝術家的歷史吧!
張旭,字伯高,吳(今江蘇蘇州附近)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官至金吾長史,因此人們也稱他「張長史」。他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張旭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據說他每次飲酒後就寫草書,寫時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書法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時人號為「張顛」。他有時甚至把頭浸在墨汁裏,用頭髮書寫,他的「髮書」飄逸奇妙,異趣橫生,連他自己酒醒之後也大為驚奇。後來,懷素繼承和發展了他的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唐文宗曾下詔,以吳道子的繪畫、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張旭又擅長詩歌,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
張旭的書法,得之於「二王」而又能獨創新意,他的楷書端正嚴謹,規矩至極,黃庭堅譽之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他的草書成就最高。若說他的楷書是繼承多於創造,那麼他的草書則是書法上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他效法張芝草書,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他把書法藝術昇華到用抽象的點線去表現書法家思想情感的藝術境界。他的字貌似怪不怪,點畫用筆完全符合傳統規矩。可以說,他是用傳統技法表現自己的個性,成了有創造力的、無愧於時代的書法家。其書法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遠超過了前代書法家,具有強烈的盛唐氣象。他的傳世書跡有楷書《郎官石柱記》、草書《肚痛帖》及《古詩四帖》等。
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隻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珍藏。據說,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將疑,照着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搶購一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向張旭致以萬分的感謝,可見當時人們對張旭的書法的高度認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