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證券
小米集團(1810)在上周四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期內收入733.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4.6%。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首季經調整淨利潤達28.59億元,按年跌52.9%。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達457.6億元,按年跌11.1%。在零部件持續短缺、疫情反覆及全球宏觀因素下,導致首季智能手機出貨量減至3,850萬部,按年跌22.1%。
在季度報告中,小米在整體毛利率都維持在約18%,同比與環比相距不大。而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僅為9.9%,與其他國際大廠,如蘋果公司的超過30%毛利率比則有很大落差。在過去兩年,小米一直強調要提高中高端手機市場的佔比,以提高毛利率。但今季的手機平均售價為1,189元,對比3年前的均價1,000元,只是提升了約19%。中高端市場佔比不高也反映了現時不足10%的手機毛利率的尷尬狀況。
今年手機出貨量料難現增長
在今年環球通脹高企及經濟下行雙重打擊下,預期今年手機出貨量也難以出現增長,小米在第一季出貨量已下跌22%,這仍未計及上海防控及俄烏衝突所帶來的供應鏈及需求的衝突。小米能否繼續提升毛利率存在很大問號。
服務業務分部表現小米的第一季度也未如理想。蘋果公司的服務業務佔比持續增長至達三分之一,除了線上服務的利潤率高外,也可以減低手機業務的集中風險。
小米的服務業務只佔集團不足10%,而增長更只有環比8.2%。服務業務增長不足是難以為整體收入增長抵抗下行風險。
今年小米的股價持續下試低位,由年初至今已跌約35%,預測市盈率為11.1倍,估值比上市時更低。但現時仍未看到手機零售業有任何增長點,也代表小米現時仍未有向上炒作空間,建議投資者採觀望態度,目標價13港元。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