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香港恒生大學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所長黃彥璋、立法會議員易志明、香港運輸物流學會副會長梁啓元及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主席張泰業一同公布問卷調查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住宅供應是政府施政重點,本港物流業關注政府能否出手幫忙業界從棕地營運「無縫上樓」到多層物流倉庫營運。 資料圖片

逾七成業者指用地不足 倡藉建北都區增供應

香港進入良政善治大環境,社會重新聚焦經濟發展。作為香港未來發展引擎之一,「北部都會區」將全速推進,香港運輸物流學會及恒生大學最新調查指貿易和物流合計佔香港GDP達20%,對經濟及就業貢獻不可忽視,惟七成多受訪者認為物流用地供應不足。因此,學會提出8大建議,建言政府趁建設「北都區」契機解決物流業界土地短缺問題。除提議增撥土地供應外,亦重點提到日後棕地上的物流業務應要無縫交接到多層物流倉庫,及配合合理租金等,以免影響業界生計及本港區域物流樞紐。◆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CILTHK) 去年第4季就「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配合棕地運營、促進物流業升級,以及創造相關的就業機會進行調查研究,成功收集到200份業界主要持份者的回應。學會昨日聯同香港恒生大學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及香港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公布調查結果。易志明並透露,近日將會約請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與物流業界相關團體見面,交流相關意見。

貿易物流合佔香港兩成GDP

結果顯示,超過77%的受訪者表示物流用地供應不足,76%受訪者認為政府對物流運輸業的支援不足。調查報告又指出,貿易和物流合計佔香港GDP 的20%,創造 61萬個就業機會;僅物流業就佔3.2%(828億港元),僱用17.5萬名員工,物流業對香港經濟及就業貢獻不可忽視。學會為此提出8大建議(見表),冀政府能了解行業實際需求。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主席張泰業昨指,土地對物流業運作極為重要,但過去卻長期供應不足。多年來,政府只是不定時地提供零星小塊土地作業界發展,但土地供應總量與其向物流業的公開承諾相差甚遠。其中《香港2030+報告》預測經濟用地的整體長期需求將達到457公頃,但同期供應量則僅約為200公頃,包括用於物流用途。

政府實際供地遠低預期

此外,根據現有紀錄,2010年至2015年政府在葵青提供6.9公頃土地,2018年在屯門第49區提供3.5公頃及在機場島提供5.3公頃土地,並將在2022年在葵涌撥出5.5公頃土地作物流業用途。上述土地合共才21.2公頃,對比政府曾公開承諾提供100.5公頃土地用作物流業發展,數量明顯不足夠。

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香港物流業的發展主要因為土地供應長期不足而明顯受挫。而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亦實際削弱香港作為區域物流樞紐的地位以及支援大灣區周邊城市經濟發展所肩負的應有關鍵角色。 因此, 香港必須要有足夠土地以應付物流業發展所需。

有見「北都區」及屯門西正處於政府規劃階段,學會認為現時是解決業界長期存在土地短缺問題的合適時機。而據學會收集得來的業界意見,「物流園」被認為是在「北都區」和屯門西最為優先考慮的物流設施,其次是「多層物流倉庫」、「冷鏈設施」和「空運集裝箱儲存設施」。而物流運營地點應靠近港口及有相關配套設施的位置,其他影響物流園選址的因素,還包括是否靠近內地邊境、充足勞動力供應、可承擔租金等等。

多層倉庫租金應對接棕地

學會建議日後多層物流倉庫的租金水平,應在每方呎10元至15元(實用面積計算),與今天棕地租金水平相若,並引入保障中小企營運的特別條款,以提升業界競爭力。易志明表示,會密切留意今年下半年政府就洪水橋土地招標的事宜,因政府曾表示留意到業界關注,估計招標條款會設限制,讓標價不會太高,最終讓這些物流倉庫的租金在業界可負擔水平。

此外,業界亦關注從棕地營運轉型到多層物流倉庫營運能否做到無縫交接,易志明表示,若業界不能做到「無縫上樓」到多層物流倉庫,變相要停工一段時間後再重新營運,對於業界生計會帶來相當大影響,甚至會有業界因而需要結業。

其他建議中,張泰業提到現時用地租期(短期租約)一般不超過7年,學會認為應最少7年以上,以求可行的投資。另外,政府亦應為社區創造就業機會,鼓勵原區就業;完善基建包括餐飲、油站、銀行等,亦要建立跨境(深圳)直達高速幹道,以實現有效貨物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