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繁體,只是「煩」體。作者供圖

連盈慧

從App上輸入「親」字,剛打到「亲」,「親」字便同時出現;四筆打個丰字,豐字也出現了,才知繁體和簡體,早已相融入電腦,字盤設計家給予繁簡體打字人的方便,都是對中文值得鼓掌的貢獻。

過去談過繁體字形之美,因為類似「愛」字和「廠」字結構的扎實感,最令人引起美麗的聯想,可是有次自幼便受簡體教育的表弟就打趣問我:「你喜歡使用繁體,那麼甲骨文、篆書不是更有美感嗎?」他說最反感是有人譏諷簡體是「殘體字」。

說來也有他的道理。

今日問題已不成問題,因為漸漸發覺到大多數香港人不知不覺已習慣混和使用了繁簡,不少簡體朋友電腦上傳來訊息,也似乎特別有興趣在試寫繁體,雖然很多同音字出現混亂,如「在」字誤寫為「再」,「發」和「髮」不分,以為筆劃較多那個字就是繁體。至少肯定這些簡體朋友,一定對繁體已產生了興趣。

香港長大的中年朋友閱讀簡體早就沒有難處,只要接觸過幾本內地出版的書刊,就是少年朋友也看懂了簡體。

五四時期散文小說,作家們全都用到「剛纔」一詞,那個23劃的「纔」字,可真是繁體中最累贅的頑石,礙眼得很,最初以為是「才」字的繁體,原來不然,之前絕對想不到它還是在繁體「手」字部才查得出來,《說文解字》中解說「才」字第一劃代表地平線,往後一撇寓意為草之根,也就是剛發芽的草,比草還來得早,由此證明「剛才」絕對正確;至於「纔」,是指黑中帶紅的織物,《說文解字》稱為「帛雀頭色」。

此外「表」字也常給人誤為「錶」的簡體,殊不知「手錶」的「表」字原意是指「時間表」,並無需要強調它製自五金,可知有些簡體也是來自繁體。

看來今後「一字兩制」或者「兩制一字」已是必然趨勢,而且用得正確,中文越豐富,已無必要分繁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