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練習,可讓心情放鬆。
◆黃沛霖博士

自兩年多前新冠疫情爆發至早前第五波走到最嚴峻時刻,港人心理健康同樣承受許多突如其來的焦慮和不安,至於是否長新冠帶來的後遺症﹖有臨床心理學家認為,即使如此,面對情緒就是先把無法控制事情放下。

筆者就走訪了幾個真實個案,他們都是確診康復後出現不同情緒問題,由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就個案逐一解答。

個案一︰

A女士未染疫前吃得睡得,她本身也沒經濟問題。她說︰「以前我上床馬上入睡,一覺起床可睡足9小時,如今則較難入睡,且睡6小時便醒,更再難以入睡,起床時覺得像心口有大石不舒服。」

黃沛霖說︰「這看似是焦慮症狀,如難以入睡,心口有大石。雖然她沒有經濟問題,但有可能她有其他東西擔心,例如健康問題、會不會有後遺症等。建議她將擔心的感覺與他人分享,將心力專注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如做運動強身健體。至於會不會有後遺症的問題她無法控制,便要放下。放鬆練習也可幫助她紓緩身體緊繃,如心口有大石的感覺。」

個案二︰

B女士本身有抑鬱症,染疫時她自覺很辛苦,還以為自己會死。康復後,她情緒更加低落。她說︰「染疫時感人生無常,我雖然在一間大公司上班,但怎知公司會不會突然炒我?經濟未好,我跟其他人一樣擔心失業,我又未買樓,點算呀﹗我胃口再度變差,日吃一粒朱古力,因我看不到前路。」

黃沛霖指出,由於她已有情緒病,再經歷多重壓力很可能令抑鬱加深或復發。她可以詳細計劃,如果被炒的時候可以怎麼做?有所準備心情會定一點。同時,可找朋友幫忙,增加社交支持﹔做運動,讓身心發洩負面情緒﹔保持定時作息及三餐,減少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個案三︰

C女士經營時裝店,康復後有間歇性失眠,但就胃口奇好。她說︰「我肥到連染病前的褲子也穿不下,但晚晚睡不好,有時待到天光才入睡,心情煩躁。」

黃沛霖說︰「C女士的情況很難說,從其情況看來,她只是有一點焦慮,例如她睡不好及煩躁。胃口的問題很難解釋,因有些人會以吃來紓緩自己的不安情緒。她可以在睡前做一些放鬆或者靜觀練習,如果睡不着,就要離開張床,到客廳做一些不太刺激的事情,例如看看書,聽聽輕音樂,到有睡意才回到床上。緊記睡覺是不可以強迫的,就順其自然吧﹗」

個案四︰

40多歲D女士於疫情期間喪偶,遺下一對子女,過一陣子有位朋友安慰她,她情緒失控罵知道此事的人。她是否不想他人知道﹖該如何幫助她?這與長者疫下死亡,家人傷痛有何不同﹖

黃沛霖表示,她正在經歷喪偶的傷痛及對將來的焦慮,很多時男士是家庭經濟支柱及子女的成長模仿對象,一旦失去家庭這個角色,女士便會變得不知所措,會有很多不同的負面情緒,例如哀傷,嬲怒等,尤其是當死亡很突然地出現。而長者家人和中年人傷痛不同之處,是該人士有很多地方仍需兼顧,如家庭經濟支柱,帶小朋友成長等,這也是會增加壓力的主要原因。此時,社交的支持很重要,她需找其他家人或朋友幫忙過渡這個非常時期,適當的時候,把哀傷情緒發洩出來,逐步逐步行,只專注於眼前下一步要處理的事,太遠的事往往是難以處理及令人焦慮,並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至於長者離世的家人,因無需面對未來,而時間可以逐漸減低家人的傷痛。

◆文︰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