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研究發現SOX10-DEPDC1B-SCUBE3調控通路促進黑色素瘤的血管生成和轉移。 港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昨日公布有關黑色素血管瘤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為黑色素瘤的形成、轉移和惡化機制提供了新見解,發現致癌基因「DEPDC1B」的高表達與患者的低生存率有顯著關係,有助促成新治療方向。相關研究報告已於跨學科科學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惡性黑色素瘤屬高度侵襲性癌症,佔皮膚癌死亡比例逾80%,疾病早期可通過手術治癒,患者生存率高達98%,惟據美國癌症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一旦黑色素瘤發生轉移,其生存率將大幅降至27%。

黑色素瘤的高死亡率主要歸因於晚期發病、耐藥和癌細胞轉移,這轉變會激活致癌基因的表達,從而增加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促成血管生成,並促使癌症轉移。

是次研究中,港大醫學院團隊利用黑色素瘤細胞系和小鼠模型,進行體內腫瘤生成和轉移試驗。研究發現,致癌基因「DEPDC1B」的高表達與患者的低生存率有顯著關係,該基因是另一顯著致癌因子「SOX10」的直接下游靶點,兩者表達成正比關係。

另外,「DEPDC1B」能夠透過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SCUBE3」,增強黑色素瘤的轉移能力。研究並發現,「DEPDC1B」可與胞質內的「CDC16」產生互相競爭作用,從而阻止「SCUBE3」的泛素化和降解,令黑色素瘤細胞能夠分泌穩定的「SCUBE3」,以促成血管生成,進一步促進黑色素瘤生長、生存和轉移。

綜合以上發現,研究揭示了一條「SOX10」-「DEPDC1B」-「SCUBE3」的黑色素瘤調控通路,顯示阻止「SCUBE3」蛋白分泌,或可作為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方向。

成果有助設計藥物

研究首席研究員、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張知恆指出,研究表明「DEPDC1B」和「SCUBE3」可用作診斷和預後的標記,以改善對疑似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臨床評估。由於「SCUBE3」蛋白可成為標靶,有助設計抑制其分泌的藥物,以干預黑色素瘤的生長、血管生成和轉移。此外,由於「DEPDC1B」基因在其他腫瘤中同樣可致癌,相信結果亦對相關類型腫瘤的研究有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