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中國人折柳送別,是中華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對親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國情懷的體現。

最早的淵源應該是《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幾句。理由有三:一是這詩句來自《詩經》,而且是名句,讀書人人人熟悉;二是「楊柳依依」表達了戰士出征前懷家戀土的離情別緒,為後來的送別詩奠定了文化基調;三是《詩經》作為五經之一,其深廣的文化傳承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古人作詩講究「無一字無來處」,當然來自經典。總之,「折柳送別」應該有「諧音感懷」、「哲理啟迪」、「文化傳承」這樣3個緣由。

《史記》 載秦始皇時,秦國大將王聆出發伐荊,秦始皇還親自送他到灞橋橋邊,文人官員更是折柳相贈。這是一種保衛國家建立功績的文化起源。灞橋上,漢時設有稽查亭,檢查來往行人;唐時則設驛站,是官方的權力建築物。灞橋之畔五華里遍地楊柳,尤其是陽春時節,楊花吐絮,如冬日雪花飛舞,故有「灞橋風雪」之景,為長安八景之一。灞橋的建設,也有記錄戰功的意義。灞橋,因位於今西安市東郊浦水之上而得名。灞水,原名滋水,相傳春秋時期秦穆公進行了軍事體制的改革,獎勵有戰功的士兵,並且招聘各國良才,建立了霸業,秦穆公欲彰霸業,故改名霸水,後加水旁而寫成灞。從這時候起折柳相贈,便有祝賀建立功勳和事業的含義。灞橋,秦漢初是一座木橋,隋唐時改為石砌橋。

灞橋是長安對外交通的必經要津,古人的旅行,需要大量的經費,而這可能闊別兩三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古代非常重視送行,作出祝賀。在漢唐盛世的長安,人們常到灞橋送別。橫跨灞河的灞橋是長安與東方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西安府志》中云:「灞橋兩岸,築堤五里,栽柳萬株,遊人肩摩轂擊,為長安之壯觀。」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忠臣義士、親朋好友出行,大家都希望他們能夠平安無事,古時候,碰到了意外的事件,人們都認為是妖邪作怪,但有一樣物件,是專門驅邪的,就是柳枝,親人戴着柳枝遠行,就可以平安順景。

晉文公率群臣祭拜介子推時,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 從此,民間便有了戴柳習俗。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着戶上,百鬼不入家。」古人視柳樹為「鬼怖木」,認為其能辟邪驅鬼。於是清明時節,民間常常「插柳於門外,以辟不祥」、「插柳條於明堂,驅蟲、辟邪、佑護一家平安」。楊柳還有一個特點,它插在土壤裏,立即能夠生長,生命力非常頑強。折柳贈別寓意親人離別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

「折柳送別」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聯繫在一起,來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與之相關的樂曲有這樣3首:一是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有一首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送行的時候,故人都會吹《折楊柳》的曲調。折柳曲最早是軍樂,因為《折楊柳》的起源的確可以追溯至漢武帝時。橫吹曲是漢代的軍樂,因馬上吹奏洞簫一類的豎吹樂器很不方便,一般都是橫吹的樂器,軍人出征,懷念家鄉,往往吹奏起《折楊柳枝》。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稱《陽關三疊》。其實原來並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維寫的一首詩《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由樂人譜入樂府,當作送別曲,並把末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反覆重疊歌唱,所以稱為《陽關三疊》。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別曲。

三是唐朝的《楊柳枝詞》。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題詠柳,以表達離別之意。劉禹錫就有《楊柳枝詞》9首。

長安城裏的官員送別朋友必經灞橋。漢元帝也曾在此為王昭君餞別,送上和番征途。此俗至唐代不變,日本名人阿倍仲麻呂(晃衡)在長安生活多年,曾為唐代官員,他與李白等都是好朋友,當他回國時,李白等人便在此橋送別,李白為之寫下了《 灞橋行送別 》 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我向秦人問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

古人離別時,把折柳枝相贈之場面寫入了詩歌中。隋末無名氏《別詩》:「楊柳青青着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此為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詩。到了唐朝,「折柳送別」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王翰《涼州詞之二》:「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折楊柳」者,乃胡笳與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楊柳,當與離人相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