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淵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全國青聯委員

香港第五波疫情愈趨嚴峻,變種病毒Omicron在社區大範圍蔓延,恐呈幾何級增長。

令人不解的是,抗疫兩年,曾經歷過SARS,理應比任何一個城市都「有經驗」的香港,至今竟毫無進步,抗疫乏力,漏洞百出。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精準掌握確診個案源頭,迴避全民檢測,抗疫一直處於被動撲火困境,追着個案走。於是,確診者來不及及時治療,密切接觸者無法及時隔離,疫情反覆再反覆。疫情不爆發是運氣,爆發了大家手足無措。

香港一直堅持走「港式」抗疫之路。然而,從拒絕學習內地「封區」,到局部性短期「封樓」;從不仿效內地「禁足」封鎖措施,到實行「數日禁足令」,香港實施的抗疫措施已逐步接近內地,只是無法摒棄心中執念,處處瞻前顧後,修修補補,不夠魄力和毅力。

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型的國際大都市,社會體制確實與內地不同,但疫情已經如此嚴峻,數不清的源頭不明個案遍布各區,全民檢測必須做,而且要盡快做。人不夠,能力不夠,可以求助內地支援;經驗不足,可以借鑑內地的成功案例。

16名立法會議員日前聯署去信行政長官,提出六項抗疫建議,包括向中央政府請求成立更高層次的「與內地共同抗疫協調委員會」等。這些都是可參考可行的建議。領袖就是要創造條件,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若總是吃老本,抱持勝人一籌的優越感,掩耳盜鈴,那是鴕鳥政策,打不敗病毒,擊不倒疫情。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特區政府提出派發自測包,鼓勵全民自我快檢。然而,自我快檢的成效存疑。如何確保市民正確使用自測包?如何掌握市民是否真正有作自我快測?萬一測完確診了,如何確保確診者第一時間通知當局,並不會到處亂跑?這些問題全部沒有解決。

「全民快檢」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但不能作為解決疫情的主要舉措。

香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近日一些聲音認為,既然變種病毒難以杜絕,加上死亡率及重症率相對不算高,那麼,或許香港將與很多西方國家一樣「與病毒共存」。

是否要「與病毒共存」,應是一個科學性的討論,而非因自身抗疫不力就「躺平」,一廂情願說要「與病毒共存」。真要討論「與病毒共存」,還得看其先決條件。全城疫苗接種率多少?重症病患收治能力如何?醫療體系負荷率及社會復元能力怎樣?顯然,香港目前並不具備這些所謂的先決條件。

既然如此,「動態清零」仍是合乎香港實際情況的目標。「動態清零」不是追求絕對清零,而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總方針,強調的是做到對病例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只有真正打破官僚體制思維,快速統籌整合資源並構建危機應對機制,補齊短板,才能科學抗疫,遏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