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源於中國廣東省,後來逐漸發展到香港,在1930年代至1980年代於香港享負盛名,欣賞者甚眾。2009年,粵劇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已見其不可磨滅的地位。當然現實情況是,經過了幾十年,粵劇似乎已沒有上世紀那麼盛行;有些社會人士仍似乎對粵劇有所誤解:他們認為粵劇是一些過時守舊的地方藝術而已。時至今日,很多粵劇從業員、藝術家、學者等都為了傳承發展粵劇,不讓其灰飛湮滅,花盡心思氣力去創造出琳琅滿目的新派表演形式、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和工作坊、出版研究論文等,以吸引年青人的注意,彰顯粵劇的精粹和影響力。

很多人可能會說:要讓一些不懂粵劇的人喜歡粵劇,首先要讓他們「接觸」粵劇。這個論點當然是對的。但筆者覺得,光是「接觸」並不足以讓門外漢「喜歡」上粵劇。我習粵曲十餘年,並未嘗試習戲,對粵劇的認識也不是從小開始的,因為當時根本沒有太多相關資訊,所以長大了自然也不會特別喜歡。後來無心插柳接觸了粵劇之後,柳有沒有「成蔭」尚未知曉,但是起碼樹苗的種子已種下,只需慢慢栽培,希望有天可以茁壯成長。

要傳承發展粵劇藝術,把粵劇內容翻譯為英語並不失為一條好蹊徑。我相信大部分人一聽這個概念,必然覺得風馬牛不相及,他們會想粵劇是漢語的藝術,根本沒有幾個不會漢語的人來欣賞。不過,愈是這樣想的話,要弘揚這種博大精深的「唱做唸打」傳統中國藝術就更難了。其實粵劇英譯概念也非新事物,只是好像有點後勁不繼。早於1947年,華仁書院就已經有英譯的粵劇在台上表演。到了後來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教育大學等紛紛也有粵劇英譯的實踐和討論進行。康文署的網頁也有幾齣膾炙人口的粵劇劇本已經譯為英語,供大眾欣賞;只是始終受制於資源和人手問題,大規模的粵劇英譯仍然在靜候賢能。

現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詳的《帝女花》中「落花滿天蔽月光」一句,坊間曾有不同的翻譯,例如 “Moon eclipsed by myriad of falling flowers” (余文章譯)“Falling petals hide the moon” (www.discuss.com)“Wind blows flowers to the sky” (岺南羚譯)等。相比較下,余氏譯本更符合學術領域的翻譯欣賞範疇,而另外兩個譯本都在網上找到,可能更適合一些對粵劇未有很深認識的讀者觀看,尤其因岑氏譯本可入樂的性質使然,對觀眾來說更能輔助記憶,只是未必每個讀者都能適應這樣「中西合璧」的藝術翻譯本。

版面所限,下次有機會的話 ,樂意與大家繼續討論粵劇翻譯的話題。

◆陳家愉 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Email:info@hkm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