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社會中,很多商品如手機、波鞋、手袋等就算是同一款式也會有不同版本:特別版、簽名版、限量版、復刻版,令人眼花繚亂。這些「版本」大多出於營銷策略,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其實,「版本」也是文學研究關心的課題,尤其中國古代文學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書籍因年代久遠,歷經人為或天然損毀,在多次出版或傳抄之後,每每有不同版本,反而只有一種版本的古籍甚為罕見。研究書籍的不同版本,涉及考據輯佚、版本校勘等專門學問,在此且不細談。當中一些古典詩詞文句的版本差異,反而值得跟大家一同討論思考。

家傳戶曉的唐代詩人李白名作《靜夜思》,相信大家也讀過,但不知道大家讀的是哪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另一個版本,詩歌的首句作「床前看月光」。雖然都是床前的月光,但是「看」與「明」這一字之差不只帶出了月光明亮與否的分別,其實也涉及詩中主人翁主動性的問題。

「床前明月光」是陳述句,詩人先描述了一個漆黑的寒晚,而睡床出現明亮的月影與窗外皎潔的霜雪相映成趣,構成黑白分明的圖畫,呼應「靜夜」的詩題,這個版本的詩句側重於寫景,情感表達略較含蓄。

如果換成「床前看月光」則突顯了敘事性,「看」字指明詩中主人翁「在場」,未眠的他獨看天上明月與地上霜雪,營造孤寂氣氛,鋪墊下文故鄉之思。

其實,在清代以前的各種書籍,這首詩的首句多作「床前看月光」,較早出現「床前明月光」這版本的應是清初王士禎編選《唐人萬首絕句選》及沈德潛編選《唐詩別栽集》。

從歷史流傳上,「床前看月光」應是更原始的版本;從文藝賞析上,則兩種版本各有特點,互有優劣。中國古典文學,因為年代久遠,每每有版本問題,細心思量、反覆推敲詩詞文句差異,也是欣賞中國文學的一種樂趣。

曾智聰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

Email: info@hkm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