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懋集團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東京街重建住宅項目,透過MiC技術不但減省工地施工工序,從而減低對附近社區的滋擾。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華懋與市建局合作發展之深水埗東京街重建地盤,將為本港首個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成的私人住宅項目。華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指,新技術除減少68%建築廢物、75%噪音及減少碳排放外,預料落成時間可加快兩個月。雖然成本上未有節省太多,但希望項目對市場有示範作用,未來更多採用,建築成本亦有望下降。●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華懋去年4月中標的東京街重建項目,為其與市建局首個合作發展的住宅項目,而未來會再多一個「銜頭」,將成本港首個採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成的私宅項目。蔡宏興表示,透過MiC技術不但可減省工地施工工序,亦能減少施工時所產生的廢物,預計可減少68%建築廢物、75%噪音及減少碳排放,從而減低對附近社區的滋擾。

工廠預製件 緩勞工短缺

金門建築執行董事曾慶祥亦表示,MiC技術的大部分工序在工廠進行預製,施工環境比傳統地盤更為安全和受控,工程及驗收隊伍能夠更有效率地監督品質,有助提升建築物的質素。此外,採用新技術可減少約70%現場人手,即使面對本地建造勞工短缺,亦能保障項目施工進度。

項目今年7月剛獲屋宇署批准,可建1幢22層高(在6層基座及1 層高地庫之上)的商住物業,提供住宅樓面8.67萬方呎及非住宅樓面1.73 萬方呎。按市建局網頁顯示,項目料提供175伙中小型單位,單位面積介乎377至700方呎,估計2023年至2024年間落成,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售樓花。

起示範作用 盼審批加快

蔡宏興表示,新技術預計可加快落成時間兩個月,但因項目規模不大,加上技術在本港建築行業應用未盡完善,現階段成本未有顯著減少。但他希望今次能對市場有示範作用,未來有更多承建商、發展商及建築師採用,真正利用科技降低建築成本。

被問到推廣MiC建築法的難度,蔡宏興希望審批上可以加快。至於現時採用該技術的可獲6%總樓面面積豁免是否足夠,他認為要視乎地盤大小,對於規模較細的地盤,例如今次東京街項目就並不足夠,但若地盤面積較大,這個比例的豁免可能亦足夠。

另值得留意的是,今次重建項目亦運用多項先進房地產科技,以提升品質和效率。負責整個項目設計的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RLP)副主席呂慶耀表示,項目由設計到建築全程數碼化,採用BIM360及MiC技術提高準確性及效率,提早近一年完成深化設計。項目更突破固有界限,以MiC技術執行親自然設計(Biophilic Design)外觀,在預製組件中包含可拆卸的非主力牆,增加室內設計靈活性。

此外,進入後疫情時代,蔡宏興指,因應社會對衞生及健康提高要求,今次項目設計沒有「黑廁」,開則全部有窗,希望在通風方面做得更好。同時亦重視地方營造,注重項目與社區的連接。

建屋標準應200方呎以上

他並強調集團不會興建納米樓,支持將最低人均居住面積納入賣地條款或重建項目。他以深圳現時人均居住面積300方呎作為例子,對比香港現時僅160方呎,有空間作出改善,會將建屋標準定於200方呎以上。展望樓市,他相信用家需求下,加上預計明年整體經濟將現增長,樓價不應該「調轉頭」,但留意到新型變種新冠病毒對樓市或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