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希望未來中國電影在春節檔將全球同步放映。 胡若璋 攝

《長津湖》在票房方面的奪冠之路,背後也沉澱了中國電影工業體系經近20年的完善發展。作為內地頭部影視企業之一的掌舵者于冬表示,2035年中國要建設成文化強國,那麼對於電影從業者來說,也希望可以積極參與電影強國的發展建設。

奮鬥指南在前,于冬認為,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本國電影在本國市場佔有主導地位之外,其出口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也需要一併提振。

「未來15年其實應該大力推動中國電影在海外的發行布局推廣。」于冬說,要使中國電影走到全世界,需要用通行全球的電影製作語言、拍攝方法。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中國電影不缺好故事已經成為共識。于冬也直言,講好中國故事也需要找到好方法。其中,一個行之有效且能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吸引更多全球化人才。眾所周知,荷里活的發展匯聚全球的電影精英人才。中國電影發展至今,亟需更多全球電影工業人才。除了導演人才,還需要有製作人才、技術人才,包括合拍片中的國際優秀演員。

在于冬看來,除了要去國外舉行電影節、參加電影展的交流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要進入全球各地的成熟檔期。

以春節檔為例,在中國電影市場,春節檔是最重要的檔期,大片雲集。但能否讓中國電影在春節檔,全球同步放映呢?這正是眼下中國電影發行人員需要攻堅克難的突破口。

「每年2月份,在歐美市場其實並非主要檔期,但全球有7,000萬華人,如果能讓港澳台、海外和內地觀眾一起看電影過大年,這種交流的氣氛就會更濃郁。「他們不能老在朋友圈上去讀圖文感受中國電影的好看。」于冬期盼,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能爭取做到全球同步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