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珠

「種福得福如此報,愧我當初贈木桃。」這周日我觀賞了高志森導演的粵劇《鎖麟囊》載譽重演,精彩的演出,婉轉動人的歌聲,唱出戲中跌宕起伏的人生,也頌唱了感恩的快樂。

《鎖麟囊》這齣戲改自京劇,劇情吸引,峰迴路轉,現以粵曲加小曲演唱,同樣曲詞優美,幽幽動人。故事講述兩對照人物富家女薛湘靈和貧女趙守貞的人生起跌,二人於同一天結婚當日,薛之大紅花轎,與趙之破舊花轎在中途遇雨,大家皆於春秋亭暫避,貧女因感世態炎涼而啼哭,薛心生憐憫,把自己的鎖麟囊贈送給她。按當地習俗母親於女兒出嫁相贈鎖麟囊,內裝滿珠寶,以求天賜麟兒。

此劇多場戲以對照手法呈現,如嫁前選妝,春秋亭相遇,令兩女主角處境及性格更凸顯,人物塑造更立體。春秋亭遇雨這場戲,頗具象徵意義,暗喻人生有雨霧籠罩的陰影,但也有燦爛溫暖的陽光。人生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難關,人的際遇,如天有不測之風雲,禍福變故,都是難以預料的,主角薛氏後因夫家未能守家業,致家道中落,薛歸鄉遇洪水,頓失依靠,輾轉受僱於盧家大戶當保姆……薛家小姐的大方饋贈,大喜大悲遭遇固然牽動觀眾情緒,但我對貧家女的性格及感恩圖報的精神,感悟尤深。

「得人恩果千年記」誰容易做到?一朝發達而忘本者多,為感恩人施恩而永誌不忘,品德高而令人敬重。貧家女唱「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可見她樂天知命,即使欠嫁妝、沒大鑼鼓或富麗的花轎,也咬緊牙關出嫁去,不埋怨父母或命運。她的境況及風骨,引得富家女憐憫又欣賞,即矢志送贈寶囊。

貧家女不忘問恩人姓名,希望日後報答。她懂感恩、懂慈悲、努力,才會有所奮進,自強不息,改寫命運。

觀眾很易猜想到,日後的富戶盧家夫人就是從前的貧家女。在神壇三讓座一幕,盧夫人把重遇恩人的喜悅、興奮,演得淋漓盡致,她得人因果千年記,把鎖麟囊奉作紀念,多年不忘恩惠,知恩圖報,是個心靈美麗和值得敬佩的人。

幸福非理所當然,貧女趙守貞的幸福,是她感恩和奮鬥得來的。其實,我們看待生活中所發生的很多事時,經歷好事喜悅時,勿忘真誠待人,自我也許瞬間樂極生悲;人在體驗悲痛後,或會喜從天降。一個會知足、從容、樂觀感恩的人,即便遭遇各種困苦,卻依然因心靈強大而能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