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醜陋的中國人》。 網上圖片
●1985年台灣林白出版社出版的《醜陋的中國人》封面。 網上圖片

200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柏楊生前最後一次授權的雜文——《醜陋的中國人》,根據當時的報道,該版與以往在大陸出版的版本有兩大不同之處:首先是內容更完整,完全以台灣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版本為底本,上輯為沉痛出擊,下輯為怒濤拍岸,而以往其他的大陸版本只是選取了上輯沉痛出擊部分內容。第二不同之處是版本獨具特色,特請著名漫畫家方成繪製了插圖,柏楊享年88歲,方成當年90歲,兩位年近九旬、都以諷刺見長的老者攜手,自然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另外,著名作家馮驥才也特為該版寫了一篇序言。

馮驥才認為「這是本令人深省的書」: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所激烈批評的也是中國人國民性的負面。應該說,他們的方式皆非學者的方式,不是嚴謹而邏輯的理性剖析,而是憑着作家的敏感與尖銳,隨感式卻一針見血地刺中國民性格中的痼疾。他在寫這些文字時,沒有遮攔,實話實說,痛快犀利,不加任何修飾,像把一張亮光光的鏡子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哪兒髒哪兒醜,想想該怎麼辦。應該說,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優良的根性。一個真正的文明的民族,總要不斷自我批評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窮是富。貧富不是文明的標準。我們希望明天的中國能夠無愧地成為未來人類文明的脊樑,那就不要忘記去不斷清洗歷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時站在自省的鏡子裏檢點自己,寬容和直面一切批評,並從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堅實的自信來。●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