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好!我姓劉,你們可以叫我劉老師。」這個時候同學們就很乖地配合我說:「劉老師好!」但是每當同學重複完我的話,我總會停頓一下,好好思考同學的發音,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呢?因為每一次我都能聽到很多奇奇怪怪的聲音,例如:「牛老師好!」「劉老絲好!」等等。後來我就養成了習慣,每當第一次給同學上課的時候,我都會說:「我姓劉,你們可以叫我劉老師。記住哇,是『劉』不是『牛』,來,跟我讀一次。」而這個時候,同學就會覺得很好玩兒,很有趣,會特意叫我「牛老師好!」雖然這是同學們對我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但長此以往,有些小朋友就真的「牛」「劉」不分了。所以在認清這種情況之後,我再也不敢這麼自我介紹了。
說到「n」和「l」,很多人都覺得很難,就算單獨聽老師發音,有些同學甚至成年人都會提出疑問:「這不是一樣嗎?」其實這兩者區別還挺大的。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小紅書,我推薦你們可以去搜索一個名叫「肉肉大搜索」的美食博主,他大部分的視頻都與美食有關,各式各樣的美食,缽缽雞、燒烤、火鍋、冒菜等,每次看他的視頻我都是在不停地咽口水,總想着我也要吃啊。但是每當他說到與「n」和「l」有關的字詞,就會立馬打破他給我編造的美食世界,就例如「火鍋底料」他會說成「火鍋底尿」,「六十八元」會說成「扭十八元」等。
那要如何才能發對「n」和「l」這兩個聲母呢?首先我們先來說說「l」,「l」屬於舌尖音,所以在發音前,可以嘗試先把嘴巴張大,然後用舌頭抵住上顎之後往下滑,就可以成功發出「l」音了。而「n」音則是在發音之前,用舌頭找到兩顆門牙中間的縫,再向下滑,也就可以成功發出「n」音。當然,以上訓練需要有專業老師在旁,你才可以知道自己發音發得對不對。
我有一個學生,一開始是「n」「l」不分的,在我和他講解發音方法之後,更出現舌頭翹上抵住上顎後,就好像被定住一樣不會發音的情況,但是在我和其家長不斷地努力,同學也努力練習的情況下,已經有所改變。還有一次,我在上課時,教到「liu」這個發音,同學立馬就說出:「這是劉老師的劉」……過了一段時間,同學給我發了一段語音:「牛老師好!」我明白他是故意的,但我又感動又害怕,感動是他還記得我,害怕是他常常這樣故意說錯,說着說着又變得「n」「l」不分。
語常會支持普通話研習社舉辦的「樂遊香港文化-短片製作及問答比賽」現正接受報名,詳情可參閱活動網址︰http://www.mandarin.edu.hk/index.php?route=news/news/show&news=52
● 劉文艷(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
隔星期三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