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施政報告建議「北部都會區」興建5條新鐵路,但《鐵路發展策略2014》至今仍有多個鐵路項目未有任何進展,再加上「明日大嶼願景」有最少3個鐵路項目需興建,未來20、30年,香港最少要多建11個鐵路項目。港鐵公司能否獨力承擔多條鐵路線工程?又能否準時保質?令人疑慮。香港鐵路專業人員協會主席張年生認為港鐵吃不消,建議採用「公私營合作建設」模式,引入新的營運商發展新鐵路項目,既能打破港鐵獨大局面,又能減低鐵路成本及提升工程質素,為未來新鐵路項目質量提供保障。

壟斷市場、失去競爭後港鐵公司近年表現「不盡人意」,發生多宗事故,張年生表示,新的鐵路項目可以引入「公私營合作建設」(PPP模式),即由政府與私營機構合作提供公共基建的建設和服務。他建議政府引入3種公私營發展鐵路方式,包括仿效現時的行車隧道,私人公司建造後,可獲數十年營運權,其後交還政府;或引入第三方在港投資鐵路;最後一種方式是,政府自行興建,再交由第三方營運。

他強調,引入競爭可為香港帶來新技術衝擊,例如膠輪系統、單軌鐵路系統等,促成良性競爭,由於香港是全球少數鐵路車務營運錄得盈利的地方,加上本地有巴士公司或電車等運輸公司,也可能有興趣投資,全球許多國家地區也使用此模式,例如英國鐵路項目亦在使用並取得成功,過往本港政府基建亦有使用「PPP模式」,相關項目在短時間內便有效完成,例如東隧工程,於1986年9月動工,只花3年便竣工通車,比預期提早4個月。

使用「PPP模式」能打破港鐵獨大的格局,亦令政府可以全程參與其中,方便對鐵路項目進行監督,控制成本及施工時間。「(外來)投資方會詳細控制成本,亦會督促工程盡快並保質完成,盡快運作以收取利益。」

工聯會亦建議興建新界南綫鐵路,疏導東鐵及屯馬綫人流,提出在沙頭角建鐵路接駁粉嶺,沿林村、大埔接駁沙田禾輋,最後向西走到荃灣西,加入類似早前有團體提倡的屯荃綫走綫、於屯門南再接龍鼓灘和流浮山一帶等,最後在錦上路接駁現興建的港鐵北環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