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司郎是日本著名的平價迴轉壽司,2019年登陸香港後陸續擴張版圖,目前全港已有11間分店,每間分店幾乎每日都大排長龍。早前,壽司郎推出手機App供食客預約訂位,但後來發現手機App反而方便了黃牛黨,他們透過App領飛後轉售圖利,故店方恢復實體攞飛制度,以增加黃牛黨的時間成本。惟黃牛黨有的是時間,每日不少師奶、長者及中年男子到各分店拎飛炒賣,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二手交易平台發現,該店飛仔炒價竟高達100元一張。
為杜絕黃牛黨肆虐,不少網民呼籲攞飛制度採用實名登記,例如要求食客登記時,在飛仔機輸入電話號碼,當系統發現電話重複輸入就DQ其訂枱申請。但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直言,實名制取籌方法不切實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食餐飯」都要登記個人資料,其他餐廳登記訂枱者電話號碼,也只為方便通知客人,「這些餐廳難以監管食客有否重複取籌,唯有希望客人自律。」他相信炒賣餐廳籌號的現象只是少數,不會形成風氣。
陸偉雄:杜絕炒籌須立法規管
大律師陸偉雄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炒賣籌號本身並不違法,當然亦不鼓勵這種行為,但若這種行為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就應該設法杜絕。」
餐廳炒籌已經影響了正常食客入座的機會,對此他表示,「餐廳有責任檢視自己的監管力度及員工行為,應該反省為何一個人可以重複領取多張飛仔?」畢竟餐廳對打擊黃牛黨無法律義務,要從根本上杜絕炒籌,唯有要求政府立法規管。
他指出,目前只有兩種情況下販賣黃牛飛屬違法,第一種是炒賣娛樂場所類門票(如演出、電影等),因為《公眾娛樂場所條例》訂明,任何人以高於原價出售獲發牌的公眾娛樂場所入場門票,即屬犯罪,一經定罪罰款2,000元。
第二種則是在公眾地方炒賣交通客票(如跨境船票),《簡易程序治罪條例》訂明,任何人在公眾地方以高於原價出售交通客票即屬犯罪,第一次定罪可處罰款1,000元,第二次或其後定罪可處罰款2,000元及監禁6個月。然而在現時法例下,網絡不屬於公眾地方,因此若有人在網上炒賣交通車票屬於「無王管」。
香港文匯報就黃牛黨問題向壽司郎查詢,但截稿前未有回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