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新冠疫情對年輕人未來發展帶來莫大衝擊,一項全球性調查顯示,有58%大學生及畢業生對疫後就業前景感到有信心,惟若按地區計,香港青年就業有信心比率只得43%,在15個國家及地區中與日本並列最低。整體而言,45%受訪青年表示會因為疫情而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道路,其中最擔心個人能力未能勝任自己想要的工作,以及首選行業薪酬較低。
全球投資專業人士組織CFA協會早前訪問全球15個國家及地區超過1.5萬名18至25歲大學生及畢業生,其中有58%人指對疫後就業前景有信心,其中美國及德國青年大學生及畢業生有信心比率各有約七成,屬受訪地區中最高。
相反,香港及日本青年對就業前景有信心者則只有43%。以行業計,年輕人對於教育、醫療、資訊與科技最有信心。
疫情後,45%青年對職業前景期望起了變化,並需要重新評估職業道路及想加入的行業。受訪者最擔憂的問題包括個人能力不足以勝任想要的工作(24%),首選行業工資低(23%)及疫情導致工資減少(22%)。
針對香港情況,44%青年贊同研究生學歷或專業資格能為他們在當前就業市場中帶來優勢,亦認同實習、人脈及專業技能使他們在畢業後於就業市場上佔優。
CFA協會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連伯樂表示,目前香港失業率回落至約4.5%,就業信心較之前回升,包括金融等行業招聘變得進取,特區政府亦有努力吸引人才在港工作,例如制訂金融科技專業資格標準等,有利選擇持續進修的人才。
連接灣區優勢 料增就業機會
對於有指香港應對疫情的封鎖措施或影響競爭力,連伯樂指,現時香港在市場表現相對上健康,亦有不少新的就業機會,相信當全球環境逐步恢復正常,香港仍能保持優勢,加上有連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優勢,對了解環球市場及投資金融的人才有很大需求,相信可帶來較多就業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