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玉如接受採訪時指,香港的科創發展正走在正確的方向。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葉玉如:港創科發展方向正確 建國際中心指日可待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故香港如何把握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於香港自身、大灣區,乃至國家的未來發展均非常重要。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發起人之一、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葉玉如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有不少內容,如發展創新科技、培育科研人才、推動成果轉化等,均給香港帶來啟示,香港必須善用基礎科研實力雄厚等優勢,積極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葉玉如表示,體會到中央及香港特區政府對科創的重視,而香港的科創發展正走在正確的方向,深信香港要建成國際創科中心指日可待。●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葉玉如表示,近年來,中央及香港特區政府多項有利創科的政策逐步落實,例如2018年的國家科研資金「過河」來港、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科學園擴建工程、向香港6所大學開放「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等,對香港科學家而言均是莫大的支持和鼓舞,「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百強大學,在特定領域的基礎研究具有獨特優勢,希望香港的大學可以把握機遇,主動參與,甚至是帶領大灣區的科研技術發展。」

內地市場大 科學家機遇多

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實施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本身是國際頂級神經生物學家的葉玉如舉例指,科大的腦神經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要進一步發展技術,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是推動創科的關鍵,「我們團隊也有和工學院合作,當中涉及的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系統等新技術,讓我們得以開發出拍攝大腦細胞活動的新技術,可見科研不再是一個團隊所能獨立完成的事情。」

雖然香港擁有堅實的基礎研究實力,惟香港人口市場細小、欠缺完整產業鏈等劣勢,難免會窒礙香港在各領域的科研發展。葉玉如認為,內地市場龐大,對於科學家而言是個巨大機遇:「又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年齡越大發病率就越高,國際上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大多以外國人的數據為主,有關中國人患病的數據有限;但整個大灣區逾8,000萬人口,這便有利於我們收集更多的數據進行研究。」

讚政府科創投入日益增多

葉玉如今年聯同多名香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旨在凝聚大灣區內兩院院士力量,為建設國際創科中心貢獻力量與智慧。她表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較早前已經與聯盟會面,聆聽創科界的意見,「我們亦建議政府多與科學家交流,了解我們遇到哪些困難。」她亦讚揚特區政府,在科創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多,體現政府對於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決心與重視。

至於香港距離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尚有多遠的路,葉玉如明確表示,「我很相信,香港是on the right track(方向正確的)」,惟政策落地仍需多加調整。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例,葉玉如認為這對香港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機遇,期望政府能夠放寬過境規定,讓科學家可以免簽證往返兩地,促進兩地科學家的合作交流;此外,人類遺傳資源樣本過境的申請程序繁複,「甚至花時間申請也不一定做到」,難免窒礙了生物科技研究的發展,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