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昨日一日內新增三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導致原訂昨日中午與珠海恢復的免檢疫通關及學校復課安排緊急煞停,晚上9時起,澳門展開第三次全民核酸檢測。澳門因零星個案而要煞停通關,原因之一是「澳康碼」不具備追蹤功能,難以準確排查有感染風險人士,必須做多輪全民檢測,確保社區不存在傳播鏈。這正正提醒本港,必須盡快研發具備追蹤功能的「通關碼」,才能對接內地的「健康碼」系統,有效追蹤病毒,避免因一宗個案就要重新「封關」。

本港正與內地商討免檢疫通關事宜,其中設「過關碼」是恢復正常通關的必要條件之一。據專家透露,「過關碼」附有旅客的核酸陰性報告、接種紀錄、以往三周所到過地方的記錄等。但「過關碼」持有人的行動軌跡,是像現時「安心出行」只由市民自覺掃描記錄,還是像內地「健康碼」,通過手機信號主動追蹤,這是「過關碼」能否為內地接受的關鍵。

今次澳門案例顯示, 由於「澳康碼」沒有追蹤功能,在未找到源頭及密切接觸者前,只能中斷免檢疫通關,當局唯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全民檢測,篩查出可能的隱形個案,以求恢復正常通關。澳門人口只有約65萬,本港人口是澳門十多倍,如果「通關碼」沒有追蹤功能,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後出現與澳門類似情況,本港必須用更多時間才能恢復免檢疫通關,肯定更費時失事、影響更大。因此本港「通關碼」,有必要全面對接內地的「健康碼」。

本港要確保通關後,不會增加內地的防疫風險,就必須遵從內地的防疫要求,設立具追蹤功能的「通關碼」是必然選擇。事實上,不同地方都要求入境人士遵從本地的防疫要求,新加坡也強制旅客入境時採用具追蹤功能的應用程式。這種提升防疫成效的必要措施,不應視之為洩漏私隱的「追蹤器」。

其實,只是要求去內地的本港市民安裝具追蹤功能的「通關碼」,不去內地的人可自由選擇,已經完全尊重了市民的選擇自由。如果因為顧及部分人所謂洩漏私隱的擔憂,而不推出具追蹤功能的「通關碼」,導致想回內地的人回不了,這才是剝奪市民的選擇自由。

推出具追蹤功能的「通關碼」必要而且合理,特區政府應吸取澳門的教訓,盡可能加快「通關碼」研發,加強與內地專家合作,確保「通關碼」系統與內地「健康碼」有效對接,早日圓廣大市民的通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