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殊勝大足——大足石刻特展」17日下午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大足石刻博物館「鎮館之寶」釋迦牟尼佛像等宋代至明清石質文物展出。展覽共有82件展品,通過「發現之旅」「蜀道大足」「鐫岩妙相」「承故煥新」四個單元,展示大足石刻的魅力。

明成化七年香爐。在大足境內已發現的香爐中,其雕刻技藝最為傑出。 江鑫嫻 攝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五代、宋時鑿造,明、清兩代亦有開鑿。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被譽為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的發現將中國石窟藝術興盛的歷史延長了400多年。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展期預計為兩個月。

南宋釋迦牟尼像是宋代佛像的典範之作。 江鑫嫻 攝

82件(套)展品中包括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文物,其中既有端莊典雅的觀音、慈悲肅穆的佛陀、神態謙恭的供養人、形象逼真的醉酒人、花紋繁複的香爐等造像,雕琢精緻、題材多樣;也有全面細緻的石窟全景圖、經變圖和文物修復照片等,構圖巧妙、形象精美。

採用3D打印技術1:1複製的南宋千手觀音主尊頭像。 江鑫嫻 攝

展覽還講述了大足石刻的修復故事。開鑿於南宋年間的千手觀音造像位於寶頂山。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近千隻手眼形若孔雀開屏,堪稱「天下奇觀」。因時代久遠,千手觀音逐漸出現石質殘缺、金箔起翹、彩繪變色等多種病害。據調查,總計有34種病害相互疊加,病害面積達到了總展開面積的38%左右。2008年,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歷時8年,完成了從石質胎體到彩繪層、貼金層的逐一修復。今次,千手觀音修復時的照片、工具、材質都作為展品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在最後部分,展覽呈現了重慶大足區相關部門為大足石刻這一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做出的努力與成果。近年來,大足石刻研究院積極倡行石刻造像的數字化保存工作,逐步完成了龕窟造像掃描,同時採用3D打印技術對部分造像進行了複製,給予不可移動文物走出家門的可行性,實現了讓文物活在當下、服務大眾的目標。

責任編輯: 李知微